廣告
快訊
KNEWS
⚡
台灣奧運史上首面!「亞洲鐵人」楊傳廣十項全能銀牌列國寶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1960年台灣「亞洲鐵人」楊傳廣在羅馬奧運摘下田徑十項全能銀牌,成為台灣史上在奧運奪牌第1人,這面銀牌不僅是楊傳廣個人的榮耀,更具歷史意義,如今也被文化部列為國寶,見證運動榮耀與國族認同的歷史。

中央社報導,已故台灣田徑傳奇楊傳廣,在1960年羅馬奧運與美國名將強生(Rafer Johnson)在十項全能賽場上演世紀對決,兩人相互扶持的運動精神更蔚為佳話,雖然楊傳廣最後與金牌擦肩而過,但仍成為台灣首名站上奧運頒獎台的運動員,同時是該屆奧運唯一取得田徑項目獎牌的亞洲選手。
文化部公告表示,當時台灣陷入外交困境,而楊傳廣激發全國民眾對奪牌榮耀的愛國熱潮,反映體育運動在戰後台灣史上扮演的特殊角色,並讓這面獎牌成為與國民的集體記憶,同時見證運動榮耀與國族認同的歷史。

文化部指出,楊傳廣於1954年、1958年締造亞運十項全能2連霸,逐漸在國際得到關注,之後培育出吳阿民、古金水及李福恩等台灣十項全能好手,奠定台灣田徑十項運動的基礎。
文化部提到,楊傳廣是台東馬蘭部落的阿美族人,具備出眾的運動能力,但因不擅於中文應對而被戲稱「傻將」,不過隨著楊傳廣勇奪奧運獎牌後獲得榮耀與尊敬,扭轉不擅言詞的負面媒體觀點,轉變為率真、直接的人物形象,並反映台灣原住民族群遭受污名、刻板的反思性歷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