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今年第17度改寫收盤新高 大摩卻示警3大隱憂恐威脅牛市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隨著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持續升溫,美國三大主要指數周三延續漲勢,標普500指數今年內已第17次改寫收盤新高紀錄,今年累計已上漲逾8%。

不過,摩根士丹利在本周最新的報告警告,美股市場有三個隱藏風險,建議投資人考慮對沖而不是貿然追逐更多收益。
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Lisa Shalett在報告中表示,「我們在數據中看到了更多混合訊號……並認為許多投資者可能忽視勞動力市場降溫、企業獲利喜憂參半以及物價壓力不斷上升帶來的風險。」
市場擔憂勞動力市場正失去動能
摩根士丹利認為有幾件事可能終結這波市場的上漲動能,首先是勞動市場降溫:美國勞工統計局本月初公布的數據,美國7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僅7.3萬個,遠低於預期的10.5萬個。前2個月的資料也遭大幅下調,市場普遍擔憂勞動市場正失去動能。
儘管川普政府對數據準確性提出質疑,但摩根士丹利仍對此表示擔憂。 Shalett在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即使數字不夠精確,但這種(就業下修)趨勢也得到了廣泛數據的支持。」
大摩在報告中也強調其他幾個指向經濟成長放緩的數據點,例如,供應管理協會(ISM)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增就業或已收縮至可能預示即將衰退的水準。

企業獲利成長集中在特定產業
第二是被扭曲的第2季獲利:Shalett承認,第2季財報季顯示許多公司實現強勁成長,尤其是科技業。標普500指數的獲利超預期比例仍維持在80%的基準水準以上。目前,距離本波財報季結束還剩下幾周。
然而,儘管投資人情緒積極,Shalett表示,仔細審視最新財報業績的細節,其實講述略有不同的故事。
「在11個主要產業族群中,僅資訊科技、通訊服務和金融產業實現兩位數成長,」報告也指出,儘管「七巨頭」今年的獲利成長率可望達到26%,但其他493家公司幾乎較去年沒有成長,這無疑拋出一個問題,如果大多數大型公司的獲利僅與名義GDP成長持平,經濟真的強勁嗎?

關稅可能導致經濟狀況惡化
第三是潛在的「滯膨」風險: Shalett指出最近主導經濟討論的兩個主題為通膨和滯膨的可能性,這可能抑制推動市場上漲的動力。
隨著川普的貿易戰仍在激烈進行,對通膨的擔憂激增,但整體經濟目前似乎狀況良好。然而,摩根士丹利表示,這種情況可能是暫時的。
報告指出,這可能是一個「痛苦被推遲而非消失」的案例,因為最近宣布的對等關稅將使有效關稅稅率水準設定在接近18%,幾乎是之前10%的2倍。
事實上,近期其他分析師和評論員也曾提出類似擔憂,指出關稅可能導致經濟狀況惡化,即便投資人樂觀情緒仍保持強勁。
摩根士丹利建議投投資中長期投資等級債券、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國際股票以及對沖基金和私募2級市場等另類投資,以分散風險並抵禦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