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急診壅塞今年更嚴重 醫界曝供需失衡原因「大醫院收費不痛不癢」

生活 醫藥
2025/02/24 12:41
問問 文章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急診醫學會罕見在網路社群發文,強調醫療院所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呼籲政府機關正視,今(2/24)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受訪說明,急診壅塞是老問題,但今年比較嚴重,原因就是供需失衡,因為有流感、諾羅病毒肆虐使需求、住院增加,供應端也因年後有護理師離職潮,但解決「不難」,要徹底落實就醫、住院的分級醫療,落實方法就是資源分配,最大的主事者還是健保。另外,大家就醫沒門檻,政府確實有收費差異化,但不痛不癢。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今年急診特別壅塞。李柏毅攝 zoomin
今年急診特別壅塞。李柏毅攝

張志華說明,今年最主要是供應也受到很大打擊,主要是護理師的不足,往年北部春節都壅塞這是常態,今年特別中部的醫院急診室也是壅塞,就是全國性護理師不足,病房關閉很多,病人不得已就在急診待床,而急診又受流感、諾羅病毒肆虐,供需嚴重失衡,再加上過年後有護理師離職潮,都是原因。

要怎麼解決「不難」,重點是要如何落實,簡單說,第一點、台灣從來沒有落實分級醫療,要是能落實,就能解決一大部分,他舉例,輕症本來就不該直接跑到醫學中心就診,不該跳過基層,直接到急救責任醫院就醫。

第二點、住院的部分,也沒有落實分級醫療,顯然垂直整合沒有落實,相關醫療面臨很大困境,嚴重的病人無法上轉、輕症無法下轉,這都是能解決的。

今年急診特別壅塞,衛福部開會喬床位。李柏毅攝 zoomin
今年急診特別壅塞,衛福部開會喬床位。李柏毅攝
廣告

張志華強調,要落實還是要看誰在分配資源,健保是台灣唯一獨大的保險,當然是健保要落實分級醫療,資源分配是最重要根本;另外,急救責任醫院護理師的薪資應該要比基層的高,不然怎麼留著人?因外界誘因更高,護理師就會外流。

張志華也提到,大家就醫都沒有門檻,當然先看大醫院,「資源分配本來就是政府該落實的」,政府確實有收費差異化,但不痛不癢,最有效還是輕症病人到急救責任醫院就醫要全部先自費,事後再拿單據跟健保署申報核銷,這才是正確作法,這不難。

張志華也說,政府方向訂好,醫院都能配合,這麼多年都活過來了,新冠疫情也撐過來了,並沒有太大問題,至於急診室為何最近會成為焦點,主要是病人一多就只看嚴重的,輕症就會坐在一旁打點滴、排隊等,這是法律給我們的使命,因緊急醫療救護法我們只能提供我們的醫療能量去處理最優先、緊急的,其他輕症來了就是只能排隊。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醫藥 # 急診 # 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