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暴衝害3命!測速、開罰無用 他籲直路改成「彎彎曲曲」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附近昨(19日)發生重大事故,釀3死12傷。「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人黃筠倧認為,測速照相、開罰實際效用不大,建議將直路改成「彎彎曲曲」,當有車輛暴衝或油門踩死等狀況,撞上彎曲處的護欄,最嚴重駕駛喪命,相較一路直衝波及他人,兩者相害取其輕,呼籲改善道路設計比罰單或限令,更能杜絕類似憾事重演。

如何防止車輛爆衝?
黃筠倧昨在臉書「Owl貓頭鷹交通書」談「如何防止車輛爆衝?」他認為,把路做彎及加設人行道護欄:
1.把路做彎,讓駕駛直覺減速,加速距離不夠,速度也上不來。
2.車輛直直撞會撞進人行道的地方上護欄。
他表示,這樣就算行進間的車輛油門忽然焊死,撞到也只是護欄,不是正在穿越路口的行人,。該對三峽車禍事故,黃筠倧拍了一支影片解說,須從道路設計降低車輛暴衝的建議。

台灣道路筆直、缺強行減速機制
他認為,現行台灣道路設計過於筆直,容易讓駕駛在無意識中加速,缺乏強制減速機制,是導致嚴重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黃筠倧建議,只要道路寬度足夠,將雙向雙線道改為雙向單線道,即可釋放出更多空間設置人行道及採用此種彎曲的減速設計。此設計不僅能有效降低車速,還能在緊急情況下保護行人。

直路改彎路達強行減速
黃筠倧主張透過將筆直道路改為彎曲形式,達到強制減速的效果,以降低駕駛因超速或失控造成的危害。從該案當時案發影片看來,「為什麼他的車速可以快到這麼離譜,快到撞擊一瞬間,機車駕駛變成一團煙霧,直接煙消雲散,人整個人全部被車子帶走?」他反問,「那為什麼他有足夠的加速距離?」因為「他有足夠的加速空間」。
因此,黃筠倧建議,若是「一個扭扭曲曲的路,駕駛根本來不及把速度加起來就撞上護欄了,那他會有這麼大的速度,他有這麼大動可以去傷害用路人嗎?沒有!這也是這個道路設計的理念之一,那提供給新北市政府參考」。

批考照簡單、違規應記點
除了改善設計,黃筠倧認為,目前的駕照制度「考照方式太過簡單了麻,雞腿換駕照」,籲應加強「鑑別」,判斷駕駛到底能否好好行駛。其次是違規記點,「一定的期間內,超過一定的數量,就把你的駕照扣回來」、「一個不適應的駕駛,你不能再繼續在路上,去殘害其他的用路人」。
另外,他提出,「長者的駕照回訓制度」檢驗認知障礙,做一些反應測試,過了繼續就有駕照,可以參考荷蘭、德國及日本作法。

Cheap轟「制度長期放任」
關注交通的網紅Cheap在臉書痛斥,「台灣整個交通系統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輕,這不是意外,是制度長期放任、駕駛文化失控、執法不落實的必然產物」。

台灣交通缺把「人命」放在前面的勇氣
對於三峽車禍,Cheap表示,「老實講,個人預防不了,但國家能,如落實高齡駕駛管理、強化道路設計保護行人、重罰違規等」。他認為,「台灣的交通,不缺法條,不缺預算,缺的是把『人命』放在最前面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