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捷航空教練機台南機場降錯跑道 運安會調查報告出爐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安捷航空去(2024)年8/24一架教練機,執行由台東機場依序飛往台南機場及松山機場再返回台東機場之儀器越野飛行訓練,但降落台南機場時原本應該降落在36R跑道,結果卻降到隔壁正在施工的36L跑道,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報告出爐,可能的肇因包含使用的導航(VOR儀器進場)不夠精準、經驗不足誤判跑道、注意力太集中產生「注意力侷限」現象忽略警訊,另外,最後進場階段,台南塔台機場管制席及該機飛航組員均未即時察覺進場跑道錯誤。

事件起因,去年8/24台北時間07:35,安捷飛航訓練中心(已更名為安捷航空)一架DA-40NG型機,國籍標誌及登記號碼B-88003,自台東機場起飛,執行飛往台南及松山機場的儀器越野飛行訓練。
約08:34,台南機場塔臺許可該機於36R跑道執行連續起降(touch and go)訓練,航機觸地起飛後,塔臺告知組員使用了36L跑道執行訓練,該機繼續執行至松山機場的飛行訓練後,於1141時安返台東機場落地。
運安會公布與可能肇因有關之調查發現,事故飛航組員採用之台南機場36R跑道特高頻多向導航台(VOR)儀器進場程序屬非精確進場,導航精度較不精確。當飛航組員目視跑道,開始由儀器飛航轉為目視飛航繼續進場時,該機並非對正指定落地之36R跑道,而較接近36L跑道。
另外,飛航組員因缺乏於具平行跑道機場落地之操作經驗,且對於可能誤認跑道之風險意識與狀況警覺不足,於目視正前方之36L跑道時,未經適當辨認即主觀認定其為指定使用之36R跑道。
飛航組員於進場落地過程中,可能因專注於落地操作而產生注意力侷限之現象,致未能對落地跑道之跑道名稱標線非36R之目視資訊產生警覺,並忽略視野內之跑道關閉目視輔助相關設施,未能及時察覺對錯跑道之情況,而於未經指定、施工關閉中之36L跑道執行連續起降。
與風險有關之調查發現,安捷於事故前之飛航相關訓練、程序與標準呼叫中,未完整涵蓋有關落地前辨識、確認跑道之內容。
安捷機隊及模擬機所使用的Garmin G1000型電子飛行儀表系統,其資料庫中所預設之臺南機場36R跑道特高頻多向導航臺(VOR)儀器進場程序最後進場航向為005度,而非進場程序中之004度。更麻煩的是,即使飛行員手動將方向調整到004度,如果他們切換了導航模式,系統又會自動跳回預設的005度。
事故航機最後進場階段,台南塔台機場管制席及該機飛航組員均未即時察覺進場跑道錯誤。事故航機在施工中跑道降落,存在與其他車輛及障礙物碰撞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