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海洋之子!管碧玲自曝被AI考倒 呼應賴清德探索海洋政策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出席海洋文化領航計畫交流會,呼應總統賴清德「探索海洋」政策,帶動全民參與復振航海文化。她以原住民圖騰蘊含海洋智慧為例,強調文化必須從教育與民間力量扎根,讓台灣孩子成為真正的「海洋之子」。 2025/07/23 15:35 生活
萬里聯結車撞國光客運!車上40人客滿 公路局:警初判曳引車彎道處跨越對向車道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新北市萬里區景美路磚廠公車站牌前,今早發生嚴重車禍,一輛聯結車疑似打滑失控衝撞對向國光客運,釀1人死亡、14人輕重傷,對此,國光客運回應,車上乘客約40人,是客滿狀況,公司已派員現場了解處理;公路局表示,事故原因警方初步判定為曳引車行經彎道處跨越對向車道。 2025/07/23 12:56 生活 交通
有片|15歲少年開休旅車闖紅燈!拒檢急逃猛撞電箱害455戶停電 車上搜出毒品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一名15歲少年今天清晨5時許,駕駛黑色休旅車載13歲少年、20歲蔡姓男子,在鳥松區建工路與球場路闖紅燈,巡邏警網上前攔查時,少年拒檢還加速駕車逃逸,沿途危險駕駛,警方駕車尾追7分鐘、約5.5公里,最後少年駕駛的汽車在澄清路自撞路旁的台電電箱才停下來。兩名少年與蔡男四肢輕微擦傷,警方在車內搜出依托咪酯煙彈、K他命、咖啡包等違禁品,全案訊後依《少年事件處理法》、《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嫌移送法辦。 2025/07/23 10:10 社會
國發會推AI新十大建設方案 劉鏡清:2040年創造15兆產值、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由國發會統籌,偕同國科會、經濟部與數發部等主政部會推動之AI新十大建設,國發會今召開記者會,由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親說明。劉鏡清表示,預計在2040年創造15兆產值、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並讓臺灣AI實力成為全球排名前5,讓臺灣區域產業發展平衡,AI從小扎根,人人都能參與,並且從AI獲得益處,進而享受AI,落實賴總統指示,打造臺灣成為智慧科技島的國政願景。 2025/07/22 19:38 財經
打造東南亞樞紐!越南正式提案建雙金融中心 胡志明峴城設點免稅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越南加快推進金融中心的建設步伐,根據當地媒體周一(7/21)報導,財政部已正式向總理提交一份2025年底前在越南設立兩個國際金融中心(IFC)的建議,一個位於胡志明市,另一個位於峴港。為招攬戰略投資者進駐,重點產業可享有最長4年的全額免稅。 2025/07/22 10:05 國際 東協萬象
支持罷免傅崐萁!童子賢公開批:花蓮政治私有化 僅金正恩家族可比擬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繼商界大佬徐重仁震撼發言後,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21)日公開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並強調不排除在投票前親自站台聲援!身為花蓮子弟的童子賢直言「改變花蓮的時候到了」,直指傅崐萁壟斷花蓮政治20多年,將之家族化、私有化,之後可能還會回鍋選花蓮縣長,已經到了只有金正恩家族能與之比擬的程度,童子賢認為罷免傅崐萁並非是單純的政黨對抗,而是花蓮人民的自覺展現。 2025/07/21 19:27 政治
合體朱立倫反罷!館長喊「沒有國民黨沒台灣」:我們都是中國人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今(7/20)日出席國民黨青年工作總會青年論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表示,已邀請館長參加7月25日在凱道選前之夜反惡罷造勢;館長則表示,台灣96%都是中國人,「我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當美國人的狗?」並喊出「沒有國民黨就沒有台灣」,他則表示,這就是歷史。 2025/07/20 16:36 政治 黨政要聞
暖心片|98歲爺爺遠征16km買烤鴨!代步車卻「罷工」 暖警助返家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這烤鴨一定有魔力!台中市一名高齡98歲的劉姓老翁,為了替朋友準備一份北平烤鴨,竟獨自從潭子騎著電動代步車前往16公里外的烏日購買,未料途中代步車突然「罷工」迷途街頭,幸經熱心民眾發現後報警協助,原本不願麻煩家人的劉翁,在警員到場耐心勸說協助他安全返家,結束這段堪稱「最年長外送」的高齡行動。 2025/07/18 17:1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好消息!台中黑戶青年領到人生首張身分證 下一步曝光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黃姓青年21年來從未申報戶口,今年2月因闖禍露宿街頭被通報安置,經社會局評估心智僅10到12歲,在市府跨局處積極協助下,比對DNA確認親子關係後,完成認領和初設戶籍登記,順利領到身分證,社會局指出,青年個性溫和穩定,會好奇嘗試新事物,將會加強青年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後續規劃銜接補教資源,為將來的職業訓練與職場適應預做準備。 2025/07/18 11:01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父母雙亡!腦麻姊妹無依無靠 這協會暖心接手「值得好好陪伴一輩子」 【記者王志弘/台東報導】台東有對姐妹花患有腦性麻痺合併多重障礙,生活難自理,在母親猝逝後頓失唯一依靠,令地方鄉親不捨,所幸台灣自閉兒家庭關懷協會接手照顧,經由「共伴家園」用愛與溫暖協助姊妹重獲新生。創辦人孫中光「孫爸」說,「這些孩子或許無法『長大成人』,但他們值得被好好陪伴一輩子。」 2025/07/16 14:35 社會 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