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成為海洋之子!管碧玲自曝被AI考倒 呼應賴清德探索海洋政策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今出席海洋文化領航計畫交流會,呼應總統賴清德「探索海洋」政策,帶動全民參與復振航海文化。她以原住民圖騰蘊含海洋智慧為例,強調文化必須從教育與民間力量扎根,讓台灣孩子成為真正的「海洋之子」。

從原民圖騰看見海洋智慧
海洋委員會今天在高雄展覽館舉辦「海洋文化領航補助計畫」交流工作坊,邀集台日各界及藝文、學術團體出席。主委管碧玲說,呼應賴清德總統探索海洋政策復振台灣航海文化,盼台灣的孩子們實踐成為海洋國家的文化種子,推動航海文化復振,培養孩子的海洋意識,讓海成為台灣文化自信的根源。
管碧玲致詞時說,今天早上她請AI列出台灣原住民族圖騰中與海洋有關的象徵,包括達悟族、卑南族等,這些圖騰蘊藏豐富海洋智慧,例如達悟族拼板舟上的「船眼」,象徵祈求遠行平安,是航海者對抗善惡之氣的精神象徵;「太陽眼」則代表祖靈守護與光明之路,是精神上的羅盤。
管碧玲笑說:「AI還考我圖騰的意思,結果我沒考及格。」她強調,即使是沒有靠海的原住民族,其文化圖騰中也蘊含對海洋的理解與敬畏,顯示傳統的圖騰之中都有海洋的智慧在裡面。

航海文化三主軸串聯全民參與
管碧玲表示,台灣的海洋文化業務推動要「跑起來」,從航海文化復振到全民海洋文化意識提升,讓台灣的孩子們從小就要知道台灣的海洋文化,因此海洋文化領航補助計畫希望藉由3大補助主軸「薪傳、船藝、藝海」,鼓勵民間響應與參與,政府也應提供更多的資源。
海洋委員會去年提出「復振航海文化力」四年期中長程計畫向行政院爭取預算並獲核定,明確從制度面建立推廣架構,去年即獲得2400萬元經費,今年提升至4800萬元,明年持續編列經費4800萬元推動。
北前船乘載日本文化記憶
今天的活動中,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長奧正史分享「北前船」文化,盼推廣至台灣。他指出,這些船隻不只是載運貨物,更承載文化記憶。
管碧玲則回應,今年舉辦的「台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已有3組日本青年入選決選,展現奧所長推動臺日交流的努力成果及日本青年對海洋議題的重視。
台灣芭蕾舞團今天在藝術家優席夫的畫作《守護》、《女人魚》、《螢光》前,以舞蹈詮釋海洋之美,讓觀眾沉浸於視覺與情感交織的海洋藝術世界。
此次工作坊規劃10場研習活動,從王船圖譜、拼板舟實作,到社區藝術、紀錄出版等多元展現,顯示復振航海文化已邁出穩健第一步。
管碧玲引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的「要跑起來,別用走的」,勉勵各界夥伴共同努力,藉由「復振海洋文化力─海洋文化領航計畫」不斷向前推展,讓臺灣之子真正涵成海洋之子。
推薦新聞
汐止夫妻陳屍屋內!被騙光積蓄250萬「僅車手落網」 詐騙9月奪11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