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末精選|Meta高層為何親自來台談打詐? 詐騙案件仍居上周所有平台之冠

周末精選|Meta高層為何親自來台談打詐? 詐騙案件仍居上周所有平台之冠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Meta亞太區公共政策副總裁Simon Milner上周來台參加「Meta全民打詐論壇」,他指出,自2024年3月以來,Meta已經移除了430萬則針對台灣的詐騙廣告,並提出打詐3大策略及捐贈100萬新台幣給MyGoPen和TDSA,一同攜手打擊詐騙。不過,據數發部最新統計,上周共經審查確認為詐騙的案件數為2474件,較前一周下降26.93%,依平台別占比觀察,Meta佔93.05%居冠,但件數較前一周下降23.22 %。
有片|打詐最強運將!一動作擊潰3車手 令詐團氣賠385萬

有片|打詐最強運將!一動作擊潰3車手 令詐團氣賠385萬

【記者王志弘/高雄報導】台南有名計程車司機前晚載客前往高鐵站,途中聽聞乘客講手機,直覺應是詐團車手,到台南站後便向服務臺值勤員警通報,助警埋伏逮到2名車手,查扣300萬元詐款,今天槓上開花,再逮1名車手,攔阻85萬元。1個警覺就令詐團賠了夫人又折兵,少進帳385萬元,堪稱打詐最強運將。
虛擬幣成詐財工具!金流剖析成反詐利器 強化檢警調數位金融偵詐能量

虛擬幣成詐財工具!金流剖析成反詐利器 強化檢警調數位金融偵詐能量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虛擬貨幣日益成為電信詐欺與跨境洗錢的主要工具,為應對詐騙手法不斷升級的挑戰,由刑事警察局聯合民間企業、媒體與公益團體共同發起的「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旗下的「金融暨數位貨幣防詐委員會」今(22)日宣布,正式啟動《加密貨幣金流分析實務工作坊》。協會理事長許良源表示,此課程整合法界、警界、金融、科技等跨領域專業資源,旨在全面提升我國在虛擬資產領域的偵詐應對能力,並培育具備跨域合作能力的實戰型人才。
Meta高層來台談打詐 推平台防禦、打擊不法網路及與夥伴合作3大策略

Meta高層來台談打詐 推平台防禦、打擊不法網路及與夥伴合作3大策略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Meta亞太區公共政策副總裁Simon Milner今來台參加「Meta全民打詐論壇」中指出,自2024年3月以來,Meta已經移除了430萬則針對台灣的詐騙廣告。因此,詐騙行為必須被視為嚴重的安全威脅,Meta的策略包含3個支柱:第一,致力於加強平台防禦;第二,打擊不法行為者的網路;第三,與合作夥伴合作,透過教育真正建立社群韌性。同時針對與本地合作打詐方面,將啟動一項教育活動,幫助社群了解如何識別並應對線上詐騙,也將捐贈100萬新台幣給MyGoPen和TDSA,一同攜手打擊詐騙。
殉職警長5|去年3警殉職!基層怨:拿生命跟毒駕拚 執勤安全堪憂

殉職警長5|去年3警殉職!基層怨:拿生命跟毒駕拚 執勤安全堪憂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三重警員黃瑋震和土城分局清水派出所所長劉宗鑫,去年先後遭施用「喪屍煙彈」依托咪酯的毒蟲開車衝撞亡,加上在派出所值班台遭貨車衝撞身亡的基隆警員蘇昱鴻,去年共計3警殉職,也引發各界對警員執勤安全的重視。基層警直言,政府對新興毒品原料控管不及氾濫速度,且採購的試劑品質太差,警員根本「拿生命跟毒駕拼鬥」,再加上打詐業務加劇,以及配合各局處處理非本業工作,近年不少警員不堪負荷,選擇轉職或是退休。
譚艾珍砲轟「普發一萬元」 斥超爛政策撒糖果、亂發紅包!

譚艾珍砲轟「普發一萬元」 斥超爛政策撒糖果、亂發紅包!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資深女演員譚艾珍今(13)日在臉書發文,對「普發新台幣一萬元現金」表達強烈不滿,抨擊這是個「超爛政策」。她質疑為何不將這筆款項集中用於偏鄉建設、急難救助與長照,或是增加警消保護配備與各種民生需求?譚艾珍更砲轟,把政府當成是財神爺撒糖果、亂發紅包嗎?坦言她個人質疑可能會引來罵聲,但仍堅定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片|內線消息換來警示帳戶!阿公砸10萬「再續前緣」 警揭密讓他臉綠了

有片|內線消息換來警示帳戶!阿公砸10萬「再續前緣」 警揭密讓他臉綠了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88歲郭姓男子,誤信自稱投顧助理的話術,打算進行內線消息續約,差點將10萬元匯給詐騙集團,所幸機警行員及時察覺異狀,通報警方到場協助,揭穿對方帳戶竟是遭列管的「警示帳戶」,才成功阻止這起假投資詐騙案,保住他辛苦積蓄。
期貨詐騙案件出現兩趨勢!詐騙者從臉書延伸至Threads 偽冒合法期貨商APP

期貨詐騙案件出現兩趨勢!詐騙者從臉書延伸至Threads 偽冒合法期貨商APP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根據期交所統計,自2025年4月1日舉辦「期心期力、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活動」迄6月30日止,累計期貨商通報網路期貨詐騙案件共172件。觀察6月期貨詐騙案件,與5月相較,詐騙類型仍以非法地下期貨及招攬開戶交易最多,但出現兩項值得注意的詐騙趨勢:一、期貨詐騙案件使用的社群平台,已從臉書延伸到另一近年來廣受台灣網民喜愛的Threads(網民慣稱「脆」);二、冒名期貨商詐騙交易人個資的案件有增多的情形。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