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〡人形機器人的機會在工業領域 仍有這3大問題需解決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人形機器人到底適合哪種領域使用?是產業界一直在觀察的方向,專家指出,基於機器人原則,就是不能跟人類接觸,從這邊來看,尤其人形機器人的力量也比人類大,因此工業領域還是比較適合人形機器人發展。 2025/07/26 11:11 財經 產業脈動
日媒曝台積電熊本2廠延至2029年投產 主要是受這些原因拖累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根據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今天報導,台積電在日合資子公司JASM 位於熊本的第2座晶圓廠項目投產將延遲18 個月,預計延後到2029年上半年投產。 2025/07/25 14:16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灣未列川普首波關稅名單是正面訊號? 專家揭露背後原因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川普對等關稅緩衝期本周屆滿,在美國時間周一(7/7)中午(台灣時間7/8凌晨零時)起發送首批未達成貿易協議國家的關稅通知函,包括將對日本和南韓徵收25%的對等關稅,最高達40%,惟目前公布的14個國家沒有台灣。 2025/07/08 15:24 財經 產業脈動
對等關稅掀牌在即!白委勸政府別放棄力爭 綠委邀全民集氣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3個月寬限期9日屆滿,若台美未達成協議,8月1日起我國貨品將被美加徵32%進口稅,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憂談判如果不順利,衝擊會非常大,盼談判小組在最後時間趕快力爭調降關稅;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說,行政部門做足準備,在最後的關鍵時刻,請全民一起為談判結果集氣,期待是正向樂觀的好消息。 2025/07/07 18:18 政治 黨政要聞
分析〡鴻海利用追濱廠產電車開啟入股日產可能 劉揚偉力推BOL模式日本版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2024年,鴻海投資收購了德國汽車零件巨頭ZF旗下底盤子公司50%的股份。外電報導,鴻海正透過海外合資企業,迅速拓展其電動車相關生產業務。鴻海也考慮與日產合資使用追濱工廠,鴻海希望在追濱工廠,生產自己的電動車,而日產汽車可透過將剩餘生產線轉給鴻海來提高該廠的利用率。市場分析有如夏普堺工廠模式,不過也有產業人士指出,這更像鴻海與墨西哥Sonora州政府簽署涵蓋智慧城市合作的BOL模式。 2025/07/07 16:06 財經 產業脈動
仁寶波蘭製造基地第1期工程完工 將專注生產車用電子零組件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代工廠仁寶(2324)今(30日)宣布,位於波蘭西里西亞省Czeladź市的全新製造基地第1期工程正式完工,象徵仁寶在拓展歐洲汽車電子市場上的重要里程碑。 2025/06/30 15:44 財經 產業脈動
經部定調先降關稅再調貨物稅 國產車業者敢怒不敢言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台灣汽車售價昂貴長期受爭議,沒想到這波關稅、貨物稅雙議題夾殺,讓台灣車市4月起陷寒冬,經濟部產發署署長邱求慧18日定調,台美談判涉及汽車關稅時,原則上先談關稅再談貨物稅,此話一出,讓車界人士氣到跳腳。 2025/06/21 18:41 財經 產業脈動
投資長觀點|美中元首對話意義重大 惟這3大議題仍複雜難解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中美兩國元首在時隔5個月後進行通話,討論貿易協商進度,為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帶來一線曙光,隨後雙方談判團隊也迅速在倫敦舉行第二輪會談。儘管重啟對話被視為正面發展,但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認為,兩國在關稅、稀土供應及科技出口管制等議題上的分歧依舊複雜,短期內恐難達成重大持久的和解。 2025/06/11 18:21 財經 投資長觀點
解析|川習通話兩方態度不一 專家:中國想藉談判讓美國改變策略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中領袖通話 !中國官媒與美國總統川普周四(6/5)先後證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川普通電話,是雙方自1月以來再次直接對話,然而美媒分析指出,兩方對此次通話的部分報導不一致,川普稱富有成效,北京方面的說法則堅持強硬路線。 2025/06/06 13:46 國際 熱搜話題
蘋果將迎來史上最大規模介面改版 曝6大作業系統重新命名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彭博科技專欄記者古爾曼(Mark Gurman)今天報導指出,蘋果正重塑其6大作業系統(iOS、iPad OS、macOS、watchOS、tvOS 和visionOS),不再使用傳統版本號,而是以年份作為命名。 2025/05/29 11:02 財經 科技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