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基金是台股救命稻草?過去8次出手護盤 有7次繳出正報酬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受到川普「對等關稅」恐慌賣壓,台股在清明節後周一開盤補跌逾2000點,創歷史最大跌點、跌幅,周二早盤再跌逾千點失守萬九,台積電一度殺至7字頭,相較於亞股都反彈,只有台股相對弱勢,國安基金周二也召開第124次委員會議,決議授權執行秘書即日起視情況動用資金執行市場安定任務,以維護台股交易市場穩定。 2025/04/08 22:01 財經 股市基金
柯建銘不忍了!開告徐巧芯 還原「投資大陸」時序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今爆料,藍委徐巧芯向警政署調閱他隨扈資料,要對他人身攻擊。對此,徐巧芯回擊柯透過隨扈彭智青投資大陸、欠款不還,被發函還款后,在20天內湊出2500萬還款,直呼難道不該查?柯建銘稍早還原時序,稱彭智青2013年投資時並非隨扈,是2015年總統大選時才派遣的,直言週一將提告抹黑的徐巧芯、中天、吳子嘉、中共協力者律師事務所。 2025/01/04 22:19 政治 國會攻防
AI耗能!台達鄭崇華籲重啟核四:再拖會讓外商不敢跟台灣做生意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面對AI耗能及台灣缺電問題,台達(2308)創辦人鄭崇華今(28日)呼籲,解決的方式其實就是核電,全世界及企業界都知道核電是最經濟、最安全,他認為,台灣需要趕快重啟核四,假如再拖下去,外商就不會積極跟台灣廠商做生意,因為會擔憂電力供應問題。 2024/10/28 18:53 能源
AI觀察|產業鏈開始衝 支援彈藥電力在哪裡? 【專欄/吳連富】AI教父黃仁勳一到台灣,AI相關股票就會跟著大漲,大家也說AI相關產業鏈是未來台灣產業競爭優勢所在,希望可以成為台積電之外的護國群山,可是黄仁勳也告訴我們,他擔心電力供應問題。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指出,從2024年到2033年,我們每年用電成長率預計為2.8 %,2008年到2023年,每年的用電成長的數字只有1.06 %,隨著AI爆發性成長,預估2030年用電在AI產業的數目將較目前多3倍,所以現在爭相要籌設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在桃園以北幾乎已無供電可能(因為沒有地方可設電廠)。 我們一直在討論台灣缺電問題,台電說台灣沒缺電,但是我們不夠的是「綠電」,要全力發展AI產業供應鏈的同時,要深刻思考「綠電」供應是否足夠? 2024/09/12 14:41 財經 趨勢大師
考察核四內部遭拒 蔡志孟:核心管制的區域不能進入「法規沒有改變」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賴士葆、王鴻薇、張智倫今一同考察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核四廠,原邀請2位核能專家顧問隨行提供意見遭台電阻擋,翁曉玲質疑台電作法「怕專業人員評估核四可重啟,或是廠內設備已被移除轉賣」。對此,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說明,核四廠區的核心區域參訪需要國會委員或國會助理的同意,「法規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 2024/09/09 14:47 財經
專家不得入核四廠!翁曉玲質疑台電拆設備轉賣 綠委揭3年前考察打臉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賴士葆、王鴻薇、張智倫今一同考察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的核四廠,原邀請2位核能專家顧問隨行提供意見,但遭台電阻擋,翁曉玲不買單台電的聲明解釋,認為台電不是怕專業人員評估核四可重啟,就是廠內設備已被移除轉賣,怕真相揭穿砸鍋。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指出,2021年8月9號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跨黨派委員考察核二廠,當時就適用同樣的保防機制,沒有任何專家學者入廠。 2024/09/09 12:51 政治 黨政要聞
賴品妤跌倒怪記者「幹嘛推我」! 《中天》告她誹謗結果出爐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民進黨前立委賴品妤去年8月在職時,因父親賴勁麟擔任雲豹能源公司董事長等爭議,遭媒體堵訪,《中天電視》林姓男記者追著她提問,場面混亂,賴品妤疑因撞到媒體的麥克風架而跌倒,立刻對林男高喊:「幹嘛推我。」等語,事後在臉書發文指《中天》「不是正常媒體、記者製造假新聞」,遭《中天》控告加重誹謗等罪,但台北地檢署今不起訴賴品妤。 2024/08/20 12:44 社會 法庭
賴清德測反核水溫!藍這回助攻 拚鬆綁核電延役限制槓上官員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內唯一運作中的核三廠2部機組,7月底及明年5月依法將分別停機,藍委提案修改《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拿掉延役需在5年前申請的緊箍咒,認為是替民進黨政府解套,而擔任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顧問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兩位也接連逆風「挺核」,被解讀是總統賴清德在「測水溫」,民進黨非核家園神主牌有鬆動跡象。 2024/07/10 14:50 政治 黨政要聞
被AI捧太高?政院要童子賢放心 有踏實規劃「不會飄在半空中」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熱潮讓多家科技大廠擴大在台投資,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昨天出席論壇,語重心長提醒「不要把台灣捧太高,飄飄然上雲端」,外界認為台灣是AI中心,其實少了「代工」兩個字,他盼台灣能有更高附加價值。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今強調,政府在產業發展過程踏實做、很努力規劃,不會有飄飄然的感覺,「政府不會飄在半空中,這個請放心。」 2024/06/27 13:13 政治 黨政要聞
宣明智專訪3|台灣半導體領先要趁勝追擊 對3部長寄以厚望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新內閣上任1個月,經濟發展將是重要政策,宣捷集團創辦人宣明智接受《知新聞》專訪時提出建言,「半導體和AI已經是全球產業的主軸線,台灣有半導體領先地位,應該是台灣目前最佳的策略,要趁勢追擊,而且不僅是科技產業,也會帶動其他像是機殼、電池、機械等產業,通通接上去,就會是新的面貌。」 2024/06/19 14:24 財經 財經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