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出口創新高連16紅 重睽24年美國重回台灣最大出口國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財政部今天公布2月出口413.1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最佳,擴大增幅31.5%、比想像中好,連續16個月正成長,累計前2月總出口800.2億美元也是歷年最高,年增16.8%。2月對美國出口高於中國及香港,為2001年、24年後美國重新拿下台灣最大出口國的位置。 2025/03/07 18:15 財經
憂川普關稅大戰廠商提前拉貨潮 1月遇農曆年出口仍連15紅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財政部今天公布1 月出口 387.1 億美元,歷年同月次高,較上月減 11.2%,年增4.4%,連15紅。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1月遇到春節工作天數減少5天,出口表現超乎預期,除AI及高效能運算商機穩健外,也反映受到預期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貿易戰開打,廠商提前拉貨潮。 2025/02/07 17:57 財經 產業脈動
航商緊盯川政2.0走向! 貨櫃運價醞釀新漲勢、全球航運龍頭再度發威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川普當選短暫慶祝行情後,市場再度回頭檢視政策的不確定性,例如美國可能加大對中國半導體禁令或關稅等風險,加上輝達公布財報未能激勵市場,聯準會暗示不急於降息,以及俄烏戰爭升溫疑慮,全球主要股市在選後至今大幅震盪並陷入整理。野村投信表示,全球航運因「去中化、美中貿易戰」等議題而引爆的搶運潮,隨著川普聲勢高漲,且在美國大選後一周,已來到首波的波段高點,加上逼近耶誕假期,迎來電商搶出貨潮,以及華人農曆新年提早報到,新一波大出貨潮在即、近月以來海岬型運價漲逾七成,其中代表全球三大航運的NYSE FactSet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再度迎漲,發揮逆市抗震效果。 2024/11/25 10:00 財經 股市投資
航運業後市關注兩大變數 「川普關稅」與「美東碼頭罷工風險」 展望航運產業後市,業者欽點「川普關稅」與「美東碼頭罷工風險」2大變數,並認為市場還在觀望川普下一步,可觀察月底是否出現因應關稅的搶運潮,而美東碼頭自動化議題棘手,明年1月15日談判到期,屆時罷工上演機率恐怕不低。 2024/11/16 17:30 財經 產業脈動
東南亞鋼廠2026開出「2個中鋼量」 一文看懂台灣鋼廠轉型路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近期因為中國祭出救市措施,刺激終端需求,也讓鋼價出現回溫,不過東南亞鋼廠則是後續影響鋼市供給不可忽略的變數,鋼鐵龍頭中鋼(2002)董事長黃建智,因應之道就是要發展精緻鋼鐵,以中鋼為例,在2030年甚至更早,就可達精緻鋼鐵佔銷量20%目標。 2024/11/03 18:41 財經 產業脈動
中東地緣政治加劇馬士基調高全年財測 航運回神抵銷Q4產能過剩疑慮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航運巨擘馬士基10/21公布第三季度財報,並調高全年財測,理由是業績強勁,加上中東紅海襲擊干擾供應鏈,導致貨櫃需求強勁與運費調漲。馬士基掌控著全球約1/6的貨櫃船,今年6個月內第4次上調全年財報,先前已於五月、六月和八月分別上調今年獲利預測,貿易紅海衝突對全球供應線的影響,超出航運業先前預期。 2024/10/27 17:45 財經 基金理財
未見十一長假備貨潮 瀚荃:筆電產品旺季不旺估拉貨潮延遲至10月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連接器廠瀚荃(8103)表示,今年沒有十一長假前提前備貨潮,估計系統廠會延到10月才開始出貨,連帶也讓第3季營收呈現旺季不旺,今年並沒有換機潮,估計客戶端都還在觀望,整體觀察客戶端庫存仍非常保守。 2024/10/16 16:58 財經 股市投資
美東碼頭罷工機率高 航商貨櫃海運價漲Q4業績看旺、貨櫃三雄強漲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美國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10/1罷工機率變大,今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但現任總統拜登表態不干預,市場斷言,罷工可能性非常高,屆時恐不只衝擊美東航線,全球海運物流供應鏈都會受影響,歐洲航商開出加價第一槍,達飛、赫伯羅德等預計10月中下旬起,將對前往美東的貨物加徵「當地港口費與工作中斷附加費」。 2024/09/24 11:57 財經 股市投資
00960大船入港 首檔「全球航運ETF」8/5取得核准函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全台首檔「全球航運龍頭」ETF。野村投信發行「00960野村全球航運龍頭息收ETF」於8/5取得核准函。野村投信表示,近一年來市場焦點都在關注AI,全球航運族群表現實更為亮眼。分析當前熱門主題如美股、台股與AI等科技股近一年表現,美S&P 500指數、加權指數與NASDAQ指數分別上漲22.13%、32.89%與23.68%表現出色,而全球航運的「NYSE FactSet 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近一年的漲幅達37.17%,航運族群表現強勁出色。 2024/08/07 11:42 財經 基金理財
穎崴不畏颱風停班影響出貨天數 7月營收大增38%!創20個月新高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穎崴科技(6515)公布7月份自結營收,單月合併營收達5.94億元,較上月大幅增加38.16%,較去年同期增加124.49%;累計今年前7月合併營收達29.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66%。穎崴表示,雖總公司高雄受颱風停班影響數個生產及出貨日,但在AI、HPC及手機客戶強勁拉貨下,7月營收仍達5.94億元,為創20個月以來新高。 2024/08/07 09:01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