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2週當心舌癌!假牙摩擦釀禍 翁幸運恢復正常咬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80歲張先生不菸不酒、無嚼檳榔,某天發現左側假牙旁邊舌頭有個潰瘍,因為不痛所以未特別在意,直到潰瘍幾個月未痊癒才在其他醫院切片檢查,當時無異狀,改到台北慈濟就醫時潰瘍已達2公分大,做了大範圍切除化驗才確診為舌癌。醫師提醒,嘴巴無法張合、舌頭無法靈活運用時也當心是舌癌警訊。 2025/02/07 10:28 生活 醫藥
北市發錢!帶悠遊卡做檢查「1項領100元」 600元全拿方式一次看 【盧麗蓮/綜合報導】依據112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相關,其中惡性腫瘤已連續52年蟬聯臺北市十大死因之首,平均每1小時39分鐘就有人因癌症死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因此今天推出整合性篩檢服務,只要是台北通會員,每完成1項指定健檢或異常複檢,即可兌換悠遊卡加值金100元,最高600元。 2025/01/06 12:01 生活
台灣未成年飲酒較日本嚴重 學者促比照美國延後合法年齡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開始飲酒年齡越低越容易酒精成癮,台灣未成年飲酒情形比日本嚴重,高中生30%飲酒,國中生14%飲酒,美國和日本合法飲酒年齡分別為21歲和20歲。酒精會提高七種癌症風險,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疾呼,我國也應將合法飲酒年齡至21歲或25歲。 2025/01/04 12:51 生活 醫藥
最新國人10大癌症|攝護腺癌躍男性第3、子宮頸癌進榜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2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統計出爐,相較於2021年,男性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攝護腺癌前移2個名次,男性大腸癌發生率蟬聯13年第一;女性胃癌往後1個名次、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女性乳癌發生率蟬聯20年第一。 2024/12/19 14:04 生活 醫藥
肺癌連2年擠下大腸癌 躍十大癌症首位!每4分2秒就1人罹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肺癌連2年擠下大腸癌,躍升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國民健康署今日(12/19)公布最新「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每4分2秒就1人罹癌,癌症時鐘跟2021年相比撥快17秒,主因新冠疫情趨緩,民眾篩檢及發現異常就醫意願增加。另外,攝護腺癌排序往前1位,胰臟癌則後退1位掉出前十名。 2024/12/19 10:34 生活 醫藥
頭頸癌病人植牙不再困難 長庚克服張口受限獲創新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頭頸癌患者張口受限也能順利植牙了!林口長庚研發的數位贋復精準套件,透過改變市售原廠零件螺絲開孔的位置,從咬合面延伸至頰側面,使得植牙螺絲固鎖器能從側方進出,成功克服患者的張口度限制,這項設計榮獲2024年「第21屆國家新創獎」。 2024/12/06 15:53 生活 醫藥
前立委簡肇棟食道癌病逝 醫曝危險因子!吞嚥困難是警訊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民進黨籍前立委簡肇棟,今年9月間發現罹患食道癌住院治療,今天上午過世,享壽70歲,醫師指出,食道癌男性罹患機率較高,主因與菸、酒和檳榔等不良習慣有關,當出現吞嚥困難、食慾下降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2024/11/29 19:04 生活
高粱助眠、愛喝熱湯!方文琳罹患食道癌 「這一生夠精彩不後悔」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女星方文琳昨(25日)深夜自曝,透過健檢發現罹患食道癌0期,已做完手術2個月且回診無礙,回想從發現到治療歷程,星二代女兒于齊優幾度掉淚,哭喊說,「這癌幾乎是以男性為主,都是妳!都是妳愛喝高粱!」方文琳當時態度淡然說,「碰上了就面對吧,即使不好,媽咪這一生也夠精彩不後悔了。」衛生福利部指出,食道癌在112年癌症死亡率第9名,以男性居多。喝酒、過熱的飲食等都是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 2024/09/26 09:42 生活 醫藥
不菸酒檳竟罹口腔癌 牙周病、假牙摩擦和吃太燙釀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沒有菸酒檳習慣也可能得口腔癌!衛生福利部統計,非典型口腔癌比例從約12%上升到約15%,且女性風險增加到跟男性差不多,醫師表示,蛀牙或牙周病、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反覆口腔潰瘍、常吃過燙食物都會提高非典型口腔癌風險,提醒口腔長期有白斑、潰瘍、不明原因無痛腫塊,應儘速至牙科檢查。 2024/08/08 16:19 生活 醫藥
百億癌症新藥基金2026到位!明年擴大癌篩對象 25歲女性可篩子宮頸癌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癌症每年奪走台灣超過5萬條人命,更是過去42年國人死因之首,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在院會拍板,癌症篩檢年度預算28億,明年增加40億至68億,多類癌篩的對象年齡擴大;另明年挹注全民健康保險基金50億,專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基金規模預計後年可達百億元規模。 2024/07/11 13:14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