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 吳誠文:願協助友善民主國家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昨(14)日則稱,要打造「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15)日表示,台灣的半導體優勢絕非輕易取自他國,而是半世紀以來,政府、學界與產業的辛勤努力而來,他也強調,台灣願意協助友善民主國家,在半導體產業鏈扮演適合角色,增強民主夥伴國家經濟韌性,並深化戰略夥伴關係,「極權主義愈集結,民主國家就應該更團結!」。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再度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賴清德昨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商討對策,會後宣布,將打造「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和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致力於打造更具韌性、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鏈,並運用尖端半導體的優勢,建立AI晶片產業鏈全球聯盟,以及高階晶片關聯產業民主供應鏈,以國際合作共創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全新局面。

針對賴清德拋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主管我國科研事務的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天在臉書上以「台灣是半導體民主供應鏈中的可靠合作夥伴」為題,用中文、英文同步發文回應。
吳誠文說,最近幾年常常被問,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如何達到成為國際推崇的標杆與學習對象,「我們當然不是平白取自他國」,50年前台灣政府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投入龐大預算,取得美國RCA公司授權,引進當時尚非主流的CMOS元件與製程技術,當時這個決策至關重大,且50年來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產業界三足鼎立、合作無間,加上勤奮踏實、誠懇堅毅的半導體科技產業從業人員,克服萬難,在長期的國際競爭合作中奮勇突破各種難關,才能達到今天的地位。

吳誠文進一步說,1973年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創立工研院,賦予發展半導體任務,工研院隨即集結優秀人才,並開發產品、衍生公司,可說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搖籃。當年鄰近工研院的清大、交大,也培育量多質精的半導體人才,並逐漸擴散到全國學界的投入,後續行政院於1980年,責成國科會成立竹科,科學園區提供進駐廠商單一窗口的服務及營運上的行政協助,並且結合學界進行研發合作與人才培育,這種獨特的運作模式,迅速聚合垂直分工的產業鏈,加速半導體產品研發和生產效率。

時至今日,吳誠文說,1987年政府推動成立的台積電,成為全世界先進製程的標竿企業,台積電長期致力於前瞻製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技術研發,提供客製化與高良率的晶圓製造與先進封裝服務,大幅提升積體電路產品的開發效率與成本效益,造就出許多全球知名的無晶圓廠晶片公司,如AMD、NVIDIA等,甚至也協助許多系統公司,開發專屬的前瞻製程晶片,如Apple、Google等,這些公司不須投入巨額資金建廠發展前瞻製程,即可享有高品質、高良率的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專注於開發高附加價值的手機、AI資料中心等。

另外,吳誠文指出,幾十年來,政府持續投入半導體與晶片相關研究與人才培育,獎勵半導體產業技術開發,也持續提升科學園區發展與營運效率,協助半導體產業不斷強化、精進,「台灣是辛勤努力了半個世紀才能達到今天的成果,絕非輕易取自他國。」
他也強調,半導體產業複雜且需精細分工,在各國有其獨特產業強項下,不需要單一國家完全掌握或壟斷所有技術,即可達到最佳成本效益,例如日本在半導體化學品、材料及設備上舉足輕重,台灣在前瞻製程晶圓製造及先進封裝領先各國,美國則於創新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無出其右,民主夥伴國家各自發展專精的領域,並且彼此合作整合,達成互利且產生最大綜效,可創造民主供應鏈内各自的最高價值。

最後,吳誠文強調,台灣不只提供前瞻製程晶圓製造及先進封裝服務,促進民主先進國家創新產業持續成長壯大,也願意以台灣為基地,協助友善民主國家,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其適合的角色,增強民主夥伴國家經濟韌性,並深化台灣與理念相近國家的戰略夥伴關係,「極權主義愈集結,民主國家就應該更團結!」。

相關新聞
台將擴大對美投資採購 賴清德拋「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