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嚴倬雲105歲辭世|傳奇人生見證兩岸風雲 打造植物保種中心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灣水泥公司榮譽董事長辜振甫夫人、婦聯會前主任委員辜嚴倬雲昨(2/4)日安詳辭世,享嵩壽105歲。辜嚴倬雲一生傳奇,除了見證兩岸歷史性的「辜汪會談」,也曾贊助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成立「辜振甫暨辜嚴倬雲台灣研究講座」,為台美雙方政策研究提供學術交流平台,並打造真實版諾亞方舟,成立「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更曾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獎章」,在各領域奉獻付出為世人有目共睹,樹立新時代女性之典範,為台灣近代史上舉足輕重之人物。
辜嚴倬雲傳奇生平
辜嚴倬雲生於民國十三年,父親是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的兒子嚴琥,母親是台灣板橋林家第五代林慕蘭,外婆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師傅陳寶琛的妹妹,妹妹嚴停雲則是著名的華文女作家華嚴,辜嚴倬雲幼承家學,養成一身敦厚德性與宏遠志氣。青年時,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寒窗苦讀,勤工儉學,兼以赤子之心投身抗日救國,挺立時代洪波之中,已顯巾幗不讓須眉之風。
1946年輾轉來台,因舅舅林熊祥推薦才認識辜振甫,但辜嚴倬雲曾認為公公辜顯榮是漢奸而拒絕舅舅的介紹,後經舅舅說明,辜振甫的父親不是引日本人進台灣的漢奸,而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基隆上日本船告訴日本人,「你們不可血洗台灣,我帶你們上岸,但你們要善待我的同胞」的代表,得知此故事後,她才答應與辜振甫認識,兩人交往6個月後,1949年結為連理,婚後育有2子3女,長女辜懷群,二女辜懷箴,三女辜懷如,長子辜啟允,二子辜成允。
及至1988年解嚴,辜嚴倬雲改革婦聯會,革故鼎新,淡化政治之色,俾使成為純然之非政府組織(NGO),以扶弱濟貧、賑災救危為職志,倡教育,興醫療,造福桑梓。其宗旨曰「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不分貴賤黨派,惟圖國泰民安,惠及天下蒼生。
辜嚴倬雲胸懷四海,尤重中華婦女同仁之友誼,曾參與國際婦女組織如ICW、GFWC、FAWA等,四方奔走,伸援世界弱勢。2006年,憑其諸多善舉,榮膺「世界傑出婦女領袖獎」,其光耀寰宇,為華人女子之榮。
寫下「辜汪會談」歷史性一頁
對兩岸民眾來說,辜嚴倬雲最令人熟知是其伴隨丈夫辜振甫,出席1993年新加坡「辜汪會談」(由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與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於新加坡所舉行的會談),不但開啟兩岸新局,也展現台灣在談判桌上的縱橫捭闔,前總統馬英九更曾親自頒發二等景星勳章給辜嚴倬雲,表彰其長期從事慈善工作、社會服務之貢獻;辜嚴倬雲更是繼蔣宋美齡女士之後,受贈最高勳章之女性代表。
回顧始末,「辜汪會談」是隔絕44年後,由兩岸政府授權最高層級代表之會面,辜嚴倬雲當時已接任婦聯會秘書長,當時台灣內部意見分歧,辜家的背景也備受質疑,辜嚴倬雲則鼓勵辜振甫擔下重任,她認為,兩岸若能和平相處,是中華民族的幸事。
辜嚴倬雲曾說,作為兩岸談判的主談代表,「愛國」是最重要的前提,她透露,自己從小就愛國,對日抗戰時,還是個初中學生,就以學生會會長身分站在木箱上,高喊打倒日本,童子軍受訓,高中時就得到一個小勳章,從小就是愛自己的國家、愛中華民國,絕不屈服於任何外國勢力,「哪怕自己的國家怎麼弱怎麼小,今天你代表國家,就要有自己國家的氣魄。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兩岸和平相處,共同在世界上爭光采,才是最重要的。」
辜嚴倬雲認為,兩岸經過坦誠接觸,兩岸人民更加互相了解,就兩岸關係而言,主談代表固然重要,但政策才是創造歷史的關鍵。唯有正確的政策,才能為兩岸人民帶來幸福、為兩岸關係締造和平。
而辜嚴倬雲先祖父是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清代大儒、引進天演論的嚴復,其家學,以及個人歷經抗戰、來台、持家、興學、濟貧事業之鍛鍊,並與其夫婿辜振甫一起寫下「辜汪會談」兩岸談判歷史性一頁,辜嚴倬雲的付出也不容小覷,展現堅毅的力量,更真正讓「辜汪會談」完整,為後人景仰。
辜嚴倬雲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獎章」
另外,為促進台美智庫對台灣政經形勢的國際深度研究,辜嚴倬雲2013年曾贊助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成立「辜振甫暨辜嚴倬雲台灣研究講座」,該研究院與台北論壇基金會成立「台美政策論壇」,為台美雙方的政策研究提供學術交流平台。
前總統馬英九當時表示,辜振甫伉儷對促進臺灣海峽和平發展及協助政府拓展對外關係之貢獻與付出,並期勉藉由連結該講座與論壇之影響力,未來能進一步擴大台美雙邊在經貿等各領域之交流互動,並促進兩國民間更廣泛之合作。
辜嚴倬雲與丈夫辜振甫多年來持續致力國內社會福利、教育及慈善等公益事業,並積極協助政府推動兩岸和解新局及開拓我與美、日等對外關係,對台灣的生存發展貢獻良多。辜嚴倬雲長期積極投身國際婦女事務,成功推動國民外交與婦女國際合作,促使亞洲及臺灣婦女協會年度大會多次選擇在臺灣舉行;渠曾兩度膺任「亞洲婦女協會」會長,並獲頒中華民國「二等景星獎章」。
辜嚴倬雲打造植物諾亞方舟
除了推動兩岸交流不遺餘力,辜嚴倬雲在生態保育發展也有貢獻,2007年在屏東縣高樹鄉成立「植物方舟計畫: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成立至今,累計保存2萬6千多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與亞熱帶植物,規模為亞洲第一;此外,該中心也開始從事部分的動物保種工作,如雉科鳥類與保育龜類等,並預計於20年內達成保存3萬種以上活體植物的目標,令人非常佩服。
起因為辜顯榮1918年買下台灣屏東縣高樹鄉千頃的「泰和農場」,1959年,辜嚴倬雲親領百餘農夫種植鳳梨、木瓜,捐地蓋校,帶動地方繁榮,生命科學家李家維教授2005年構思在台灣建立熱帶植物保種中心的夢想,2007年,辜嚴倬雲提供「泰和農場」部分土地,台泥企業團許下長期承諾,共同參與打造植物的諾亞方舟,成立「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落實國際熱帶植物保育基地計劃,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先生擔任保種中心執行長,2008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開幕,希望各界攜手,帶動保護地球熱帶物種的熱情,實現永續地球生物物種豐富多樣的願景。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使命為保育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以永續地球上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它以異地活體保存,學術研究為本,透過國際學術交流,參與世界熱帶植物保育計劃,期能晉升為世界級的植物保種基地。中心裡收藏各式原生物種,以留存植物的原始基因;對於某些漸無市場價值瀕臨淘汰的栽培品種,亦會考量其潛力而收藏,特別是其雜交親本也面臨生存危機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