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子公司中龍一號高爐大修完成 中鋼團隊自研工法、降低碳排量逾萬噸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中鋼(2002)子公司中龍一號高爐大修竣工,今(22日)舉行開爐祈福典禮,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表示,此次爐代更新工程首次導入完全由中鋼團隊自行規劃、執行,大幅提高工程自主EPC(工程設計、採購製造、建造安裝)能力外,也透過移植中鋼爐頂氣回收系統TGRS(Top Gas Recycle System),在提升設備自動化、電腦化及AI智能化及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更可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中龍是台灣唯一同時擁有高爐與電爐的一貫化作業鋼廠
黃建智表示,中龍公司是集團內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且是台灣唯一同時擁有高爐與電爐的一貫化作業鋼廠,並透過擷取兩種冶煉優勢開發出國內首創之HYBRID製程技術,具備極高的製造靈活度與生產彈性。此次所更新的一號高爐開爐已逾15年,累計單位產量達到11,142噸/M3,在集團高爐爐代操作實績排名第三,績效良好。
大修工法建立自有繩鋸切割技術
中鋼總經理陳守道表示,中龍一號高爐在第一爐代的15年間,締造許多佳績,其中銅冷卻壁操作保持無破損,放眼國際是首屈一指、難能可貴的實績。希望第二爐代能保持優勢,藉由這次大修採用先進技術,強化智慧製造,再提升其生產競爭力。
陳守道指出,本次大修的工法也值得一提,是集團首次採用在爐殼不更換情況下,使用金鋼繩鋸切割殘銑,在空間狹小的不利條件下持續精進工法,建立自有繩鋸切割技術。在151天的施工期間,有近1,000位協力人員進駐,但我們透過每日召開進度檢討會議,進行工作協調,工安環保巡檢到位,認真地守護每一個夥伴的平安健康。
每年降低成本近3000萬、降低排碳量逾萬噸
中龍董事長呂紹榮表示,這次高爐大修工程呼應集團「二軸三轉」經營發展策略,引進多項最佳可行性技術BAT(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其中實現低碳轉型有兩大項目,一是PCI濃相噴煤系統改造,每年能降低成本2,896萬元,降低排碳量10,850噸,二是第一套集團自主設計的TGRS系統,每年能增加發電效益894萬元,降低排碳量1,856噸,對環境更加友善。
呂紹榮表示,現正進入開爐前的高壓試驗階段,後續尚有枕木充填、佈料充填等工序,夏日高溫使人心浮氣躁,更要保持高度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