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崩跌逾2000點創史上最慘 多頭總司令張錫建議這樣操作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川普「解放日」以超乎預期的關稅政策正式向全球宣戰,台股今(4/7)開盤面臨補跌壓力,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提出看法,認為關稅戰下美國會是最大受傷者,建議投資人把這次事件當作另一波「川普疫情」,可觀察新政策下因「美國價值」而被豁免的項目,他也提醒投資終究要回歸基本面評估,股債平衡配置,此時震盪時期不宜槓桿操作。

張錫表示,川普的對等關稅簡單又粗暴,大幅超出經濟學家及國際機構法人的預期,清明假期間造成全球股市重挫,美三大指數跌8.75~10.67%,費半跌15.6%;歐股跌幅6.71~8.42%;課稅54%最重的中國,反而小跌;台股期貨跌幅9%,台積電(TSM) 跌幅12.95%,今日台股大盤必然大跌。金融市場恐慌程度有如2020年Covid-19來襲,應避免過度恐慌殺到低檔。
張錫認為,美國雖然是全球消費大國,但只佔全球進口最終需求15%,影響其實比大家想像的更低,且在川普這波操作關稅所發起的經濟革命下,美國可能會是最大的受害者,暴增的關稅不是品牌廠商如Apple、Dell或Nike等要負擔,就是轉價給消費者。
以iPhone手機或是PC為例,中國生產皆超過8成,若課徵54%(20%+34%)關稅,相當於美國iPhone 或PC比其它國家貴一半;或以球鞋為例,美國售價至少要貴上4成(因越南、柬埔寨課徵46%、49%),勢必造成美國國內消費低迷。美國Apple Store銷量佔全球總銷量3成,勢必受到影響,而美國服務業佔GDP 8成,製造業只佔2成,川普子彈真的是射錯方向。
進一步來看,台灣2024年出口4750億美元,其中電子相關產品3097億美元(晶片1772億、資通訊1325億)佔65%,大多是出口零組件至中國、東協、墨西哥組裝後再至美國,少數才是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這波32%關稅影響仍有限,「免稅認定」的標準尚有爭議。
張錫提到,川普關稅政策還有被稱為「關稅人道走廊」的「豁免規定附件3(9903.01.34)」提及「豁免」,多年來各國議定「資訊科技協定(ITA,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greement)」後,顯著提升全球資通訊產品的貿易情形,而川普最新的豁免規定附件3(9903.01.34)則是豁免美國原產成份佔產值20%以上的產品,不過這應該是幫Apple 解套,因Apple已宣布未來4年要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至於實際的免稅認定方式尚須釐清,在確定前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
張錫表示,這次對等關稅尚維持晶片免關稅,主要原因是晶片很難計算,電子產品都有晶片,成品課稅會相對容易,台灣只是代工,最終產品所有權仍屬Apple或NVIDIA,台廠關稅可能轉嫁美國廠商,最終將增加Apple等美廠的產品成本,況且以晶片為例,不論手機或伺服器都只占其產品3~5%的成本,再加上台灣晶片具備無可取代性,對台半導體供應鏈有信心,後續仍可能再有更進一步的晶片關稅政策,短線須留意震盪加劇風險,長線則著眼於需求面是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