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京都外國遊客暴增3成 日本人改玩周邊「隱藏景點」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產經新聞》周一(2/24)報導,古都京都因外國遊客多到已成「觀光公害」,主要景點如伏見稻荷大社的外國遊客比前年增加30%,日本遊客減少15%,市府分析日本遊客的手機定位訊號發現市郊人流增加,疑似日本遊客轉往郊區隱藏景點觀光。

京都市分析去年11月1日到12月15日,市內主要景點的電信業者KDDI日本用戶定位資料和外國遊客手機應用程式資料,並跟前年同期資料進行比較,發現伏見稻荷地區的外國遊客比前年增加46%,日本遊客減少23%;北野天滿宮地區外國遊客增加42%,日本遊客銳減42%;錦市場等知名景點也都出現外國遊客增加,日本遊客變少的現象。
市府進一步分析周邊觀光景點的資料,發現位於京都市西北邊的京北地區,日本遊客比去年同期增加59%,伏見、山科、西京等離市中心較遠的區域,日本遊客也都增加2成以上。

負責推動京都觀光的市府官員表示:「我們只有手機定位資料,沒有詳細的統計數據,但可以確定的是京都市中心的日本遊客減少,往周邊地區外移。」認為是京都市努力宣傳將觀光客分散到其他地區出現效果,日本遊客很可能是已多次造訪京都的回頭客,因此避開外國遊客較多的知名景點,改到周邊比較少人知道的隱藏景點觀光。
日本去年吸引破紀錄的3678萬外國遊客到訪,過量遊客在京都等地造成觀光公害,日本前人工智能學會會長、京都橘大學松原仁教授去年組成「觀光公害研究會」,要用AI分析京都、札幌等知名景點的人流、參觀景點順序等資料,為觀光公害找解方。
松原教授表示:「如果我們能用AI區分出遊客參觀動向,也許就能改變人多混雜的局面。雨天、高溫對遊客人流的影響,和分析大量資料都是AI的強項。我們希望用數據找出解決觀光公害的辦法,像是如何開多少班公車才最有效率,目標是將AI實用在觀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