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旗津罕見「送肉粽」?嚇壞在地人 區公所曝真相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近日網路流傳高雄市旗津區某社區5月25日晚間將舉行送煞儀式,並提醒大家緊閉門窗,避免在外逗留。由於過去「送肉粽」儀式多在彰化地區舉行,此次罕見地出現在高雄旗津,引發當地居民不安。有居民表示:「我在旗津住了50多年,還是第一次聽說旗津送肉粽。」對此,旗津區公所澄清,此次儀式為「送索」,並非「送肉粽」,呼籲民眾勿恐慌。

近日網路流傳旗津有「送肉粽」儀式,且點名時間點就在5月25日晚間,由於「送肉粽」的儀式多在中部,這回罕見出現在高雄,引起民眾恐慌。

區公所曝真相
對此,高雄市旗津區公所表示,經查證該區於5月13日發生一件非自然死亡事件,家屬為求亡者早日解脫,並祈願家人平安,故委託殯葬業者於5月25日(日)晚間6時至8時,進行一般宗教「除煞祈福儀式」。
區公所強調,儀式當日無大體參與,並非網路所傳「送煞儀式」(俗稱送肉粽),儀式為民間常見之宗教習俗,請民眾勿過度驚慌。
差1字儀式不同
「送煞」儀式俗稱送肉粽,殯葬業者25日晚間進行的是宗教除煞「送索」祈福儀式。中央社報導,區公所主秘張貴珍表示,「送索」即是將身亡繩索透過儀式化掉,讓亡者不受繩子拘絆,得以自由。
文史工作者指出,「送肉粽」儀式是將相關繩索或樹枝等物品,沿著事先規劃的路線前進,通常一路送到海邊,再把物品燒掉。儀式送走的是「煞氣」。
「送肉粽」正式名稱為「出煞」
民俗專家呂紹浤曾上殯葬業者小冬瓜節目「旅客諮詢室」中指出,送煞主要就是趨吉避凶的儀軌,最主要是送交替的穢氣,把祂送走的概念。
俗稱「送肉粽」是對亡者的一種尊重,以綁肉粽的方式暗喻,是彰化、鹿港沿海一帶興起的民俗儀式,這個民俗源自於至中國大陸福建泉州,早期居民移居台灣,將此儀式帶來彰化沿海一帶,以鹿港最為知名。

9大送肉粽禁忌
小冬瓜指出,「送肉粽」只是一個傳統儀式,最重要是保持尊敬的心,若真的不小心遇到,可以側身面向民宅迴避,心中默念佛號且避免直視,若迴避不了,已經直接與隊伍相遇了,可直接跟著隊伍走,送死者一程,回家前再去廟宇求取香火護身即可。「冬瓜行旅」中列出過程9大禁忌。
1.不可以脫隊:參加過程或是你是不小心遇到隊伍的話,要跟著走一段路,不能中途脫隊以免落單遭鬼魂纏住,但旁邊有岔路的話就要走開,避免惹禍上身讓煞氣跟著你。
2.沿途居民不可開門窗:若住家在送肉粽的沿途路上,家裡的門窗要是緊閉的狀態,避免鬼魂趁虛而入及煞氣竄入家中。
3.回程不可以回頭及說話:參加送肉粽儀式準備回程時,不可以轉頭看也不可以說話,避免煞氣跟著你。
4.沿途不能道姓名:整個儀式過程中不能喊任何名字,以免成為中煞的目標,防止鬼魂報復。
5.禁戴項鍊、披毛巾:因有象徵上吊的意思。
6.隊伍不能超越令旗:煞氣押送在隊伍的前頭,超越的話可能會被纏身。
7.女性避免參加:因男性的陽氣較重能制鬼。
8.海邊東西別亂撿:送肉粽儀式最後會在海邊結束,因此海邊附近的東西不要亂撿,避免撿到相關物品讓煞氣跟著你。
9.結束後拜拜再回家:避免煞氣跟回家。
《知新聞》關心你
再給自己一次機
會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1995
自殺防治安心專線:1925(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