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政策衝擊台灣中古車市 宣告美規外匯車「死刑」!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川普政府在上月底宣布向進口美國市場的車輛課徵25%關稅,這項針對非美國製造汽車課徵高達25%關稅的政策,不僅涵蓋整車,連引擎、變速箱等重要零件未達一定比例的進口車輛也將受到影響。以「美規外匯車」起家的台灣二手車商「弘達國際」老闆「益哥」(本名謝瑞益),近日在自身經營的YT頻道中談及此事,忍不住搖頭嘆氣,這項政策恐將對台灣中古車市的「美規外匯車」業務造成毀滅性打擊,差不多就是判了「死刑」,風光一時的外匯車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什麼是「外匯車」
由於台灣進口車會被政府課徵17.5%進口稅、25%-30%的貨物稅,甚至完稅價格300萬元以上加課10%奢侈稅,以及最後的營業稅5%,使得台灣消費者買到的進口新車價格,通常高達該車在國外產地價格的1.6倍-2倍之巨,因此台灣車市出現了「外匯車」有利可圖的局面。
在台灣車市中,「外匯車」指的是非經由台灣總代理授權的經銷商(俗稱總代理)所引進的汽車,而是由其他的貿易商(稱為外匯車商或平行輸入車商)自行從國外購買後進口到台灣進行銷售的車輛,尤以當地中古車為主,以取得較大的價差、利潤。其來源廣泛,包括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等地採購,其中以美國(美規外匯車)為大宗,外匯車通常有明顯低廉的價格、甚至配備更加豐富等優勢。
美國對進口車課高額關稅衝擊台灣中古車市
美國這項關稅政策影響範圍廣泛,主要針對在日本、韓國、墨西哥等地生產後進口至美國的汽車,在原本的稅率2.5%基礎上,疊加25%,最後稅率是27.5%。雖然台灣「國產」品牌納智捷汽車在美國的銷售量幾乎為零,看似影響不大,但實際上,台灣中古車市長期以來仰賴進口美規外匯車,這項政策反過來直接衝擊外匯車商從美國進貨來台成本。
美規外匯車價恐大幅上漲至無利可圖
由於美國超過四成的汽車依賴進口,「益哥」在節目中分析,一旦關稅壁壘生效,美國進口車的成本勢必大幅增加,進而推高車價。以統計數據來看,整體車價平均可能上漲15%至20%,約6000美元。對於台灣中古車商主力進口的雙B(賓士、BMW)等高價車款而言,漲幅可能更高。即使是二手車,在匯率波動的影響下,加上高額關稅,進口美規外匯車的利潤空間將蕩然無存。
回憶起外匯車市場的全盛時期,「益哥」坦言,當時每輛外匯車的利潤約在12%至15%,相較於台灣國內中古車買賣的10%利潤更具吸引力。然而,去年「宏達國際」僅引進十餘輛外匯車,且幾乎都處於虧損狀態,顯示市場環境已急遽惡化。因此,「益哥」直言,川普政府的這項關稅政策,無疑是對美規外匯車判了「死刑」。他強調:「穩死的」!

夾縫中求生存,部分美製雙B車款或成轉機
然而,這其中也還是有一線生機。「益哥」指出,賓士的C300、GLC300等部分車款在美國設有生產線,這些「美國製造」的車輛或許能躲過增加25%的關稅壁壘,成為外匯車商新的機會。如同中國大陸對進口車課徵高關稅,促使賓士、BMW等品牌在當地設廠生產長軸距等特規車款,台灣外匯車商或許也能轉向引進在美國生產的雙B車型。但是C300、GLC300也是存在跟著一起調漲價格的可能性。
匯率波動雪上加霜
儘管如此,「益哥」認為,相較於關稅,當前匯率的波動對外匯車商而言是更嚴峻的挑戰。他原本預期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將維持在30元左右,但如今已升至33元,光是匯率的變動就讓每輛車的成本增加10%,再加上增加25%的關稅,進口美規車幾乎毫無利潤空間。因此,他坦言,即使沒有關稅問題,以目前的匯率來看,即使是過往被稱為「89神車」的外匯C300,也很難重現昔日的銷售盛況。
外匯車曾是高CP值選擇
「益哥」回憶,在美規外匯C300暢銷的時期,台灣賓士總代理新車價格約300萬元,三年內的外匯C300則落在150萬至170萬元,性價比相當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甚至被譽為「89神車」。但如今,同樣的車齡,價格卻居高不下,乏人問津。市面上的C300能見度也大幅降低,已難以再被稱為「89神車」。

市場轉向多元化,特斯拉、Macan等成新寵
隨著外匯C300光環褪色,消費者的選擇也趨向多元化。特斯拉、價格帶相近的Toyota Alpha車款、以及入門級距的保時捷Macan等,反而更具競爭力,成為市場新寵。過去C300的車主也紛紛升級至更高階的W206車款,顯示市場喜好的轉變。
外匯車數量牽動總代理議價空間,貿易自由化成解方?
「益哥」認為,外匯車的進口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台灣總代理的議價空間。在過去外匯車大量湧入的時期,總代理商無不絞盡腦汁應對競爭。如今外匯車進口量銳減,總代理商的議價空間可能隨之縮小。他呼籲政府可考慮貿易自由化,取消汽車關稅,讓更多外匯車商進入市場競爭,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選擇和更優惠的價格。
短期內中古車保值性或將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益哥」分析,若美規外匯車因關稅等因素難以進口,短期內可能會導致中古車市場缺車,進而提升現有中古車的保值性。然而,長期來看,若市場缺乏競爭,對消費者而言並非好事。
政府不應過度保護特定國產品牌
「益哥」強調,自由貿易對消費者而言才是最有利的。他認為,政府不應過度保護特定國產品牌,而應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消費者根據價格、品質等因素自由選擇。他好奇廣大消費者是否支持台灣擁有更多外匯車,或是傾向保護本土產業?
時過境遷外匯車難再獨撐大局
回顧過去,「益哥」坦言,在事業起步階段,曾靠著引進特定幾款熱銷外匯車而迅速累積財富。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市場環境已大不相同,單靠單一或少數車款已難以支撐外匯車商的營運。如今需要多方嘗試,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下去,「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過去風光一時的外匯車市場,如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