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川普關稅|中經院副院長指他風格先震攝對手 台灣須評估自身籌碼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再度調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特別是對中間財的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台灣的中間財影響相對較小,但仍須觀察最終結果。

「川普這次強調對中國額外增加關稅,甚至可能提高至100%,但也涉及與墨西哥、加拿大的貿易協議,因此可能是談判策略的一部分。」王健全指出,台灣需要思考自身的因應策略,包括與美國的代工夥伴合作,發揮影響力,確保產業利益不受損。
他也提醒,台灣應盤點自身籌碼,像是對美國的投資、參與美國供應鏈等,來降低潛在風險。「川普的風格是先震懾對手,我們要評估自身的籌碼,再來決定如何應對。」
DeepSeek崛起 AI晶片需求不降反升
針對中國 AI 大模型 DeepSeek 可能衝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疑慮,王健全認為,影響未必如外界擔憂的那麼大。他表示,中國企業仍透過新加坡等第三地採購 AI 晶片,實際供應並未完全斷絕。
「DeepSeek 雖然號稱用了 2000 顆 AI 晶片,但其核心運算能力其實需要更大規模的支援。此外,它的訓練資料量不僅 500 萬筆,而是上億級別,因此對 AI 設備與算力的需求仍會持續。」
王健全強調,AI 產業正在經歷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一波是由 OpenAI 等七大科技公司領頭,第二波則是技術深化與競爭加劇,而最關鍵的第三波,將是如何將 AI 技術應用於各行各業,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開源技術會帶來競爭壓力,但同時也可能促進 AI 設備與資料中心的需求提升。台灣應該思考如何結合硬體與軟體,才能在這波 AI 變革中保持競爭力。」
針對美國可能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加徵 100% 關稅的傳言,王健全認為,這或許是一種施壓手段,迫使台灣半導體業者更積極赴美投資。「若真的徵收高關稅,最終可能轉嫁給消費者或美國企業,是否真的落實仍待觀察。」
廣告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