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10億超級電腦裝GPU精準預測 氣象署AI遇山陀兒也有極限

生活
2024/10/16 07:31
六百 文章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人工智慧(AI)風潮吹進氣象署!氣象署今年啟用造價10億元、總重達15公噸的第六代氣象超級電腦,為了配合AI技術的算力需求,還特地裝上GPU(圖形處理器),整體算力是第五代的7倍以上,新的超級電腦可讓天氣預報更為精準,也不會因運算量增加而延長作業時間。以今年7月凱米颱風來說,就靠著超級電腦,準確預測了降雨量與降雨熱區。

不過,近期山陀兒颱風來襲,氣象署被外界質疑降雨量預報失準,對於為何有了超級電腦,卻還是報不準,氣象署解釋,超級電腦是氣象預報的基礎建設之一,但氣象預報的技術仍有極限,對於影響因素較多的秋颱,各國的預報能力都相當困難,會持續努力。

氣象署今年啟用造價10億元的第六代氣象超級電腦。陳卓邦攝
氣象署今年啟用造價10億元的第六代氣象超級電腦。陳卓邦攝
分享 連結 App

超級電腦重達15公噸

氣象署今年2月正式啟用第六代的超級電腦,造價高達10億元。氣象署數值資訊組副組長沈里音表示,第六代超級電腦從2021年開始建置,直到去年才完工,過程中分成3期來建置,包含舊的超級電腦上的程式移植、在有限空間內拆除舊機器並安裝新的超級電腦等。

對於這部超級電腦的規格,沈里音說,超級電腦採用富士通「富岳」系統,由15個機櫃組成,每個機櫃約一公噸重(1000公斤),連地板都為此特別強化,才能順利承重。

他進一步表示,機櫃中CPU(中央處理器)採用的晶片,由台積電代工,另也放入輝達(NVIDIA)的GPU(圖形處理器)A100晶片。

氣象署AI 2|合作輝達打造CorrDiff模型 助天氣預報又快又準(獨家)

氣象署AI 3|人工智慧有助地震警報 地牛翻身5秒內警鈴大作(獨家)

氣象署的第六代超級電腦,由15個機櫃組成。陳卓邦攝
氣象署的第六代超級電腦,由15個機櫃組成。陳卓邦攝

超級電腦等同4.6萬台PC

在超級電腦效能方面,沈里音說,第六代超級電腦的效能,相當於4.6萬台的PC(個人電腦),算力則有15PFlops(千兆浮點運算)。

此外,第六代的超級電腦與以前的超級電腦,最大差別在於放入GPU。沈里音指出,加入GPU可讓數值天氣預測模式更快,也能進行AI天氣預測,為了使用AI運算幫助天氣預測,才決定把GPU放進超級電腦,是氣象署的新嘗試。

沈里音介紹,氣象署第六代超級電腦的效能,相當於4.6萬台的PC。陳卓邦攝
沈里音介紹,氣象署第六代超級電腦的效能,相當於4.6萬台的PC。陳卓邦攝
廣告

提高預報解析度精準掌握天氣

至於實際上的效益,沈里音表示,第六代超級電腦帶來算力增加,增加算力可以讓數值天氣預測模式的解析度增加。

數值天氣預測模式,是利用物理原理以及現在的天氣觀測資料等,去模擬未來的天氣現象,解析度提高,可以模擬出更真實的大氣現象,也就能讓天氣預報更加準確。

沈里音也解釋,數值天氣預測的解析度分為水平解析度、高度層解析度,假設解析度從3公里變成1公里,水平解析度的運算量就增加4倍,而高度解析度至少增加10倍運算量,因此數值預測模式的解析度越高,算力需求就越大。

針對目前第六代超級電腦對數值天氣預測模式解析度的提升,沈里音指出,在區域模式的預測上,已能從3公里解析度,提升為1公里解析度。

氣象署超級電腦的機房外,隨時有工作人員監控超級電腦的運作。陳卓邦攝
氣象署超級電腦的機房外,隨時有工作人員監控超級電腦的運作。陳卓邦攝

解析度提升以後,可以更加精確掌握台灣複雜的天氣現象,像是降雨的範圍、降雨量,都可以預估得比較精準,對防災、救災有更好的應用。

算力比第五代增加7倍以上

此外,超級電腦也讓數值預報變得更快。沈里音說,當數值天氣預報解析度提高,運算量也會增加,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成預報,但第六代超級電腦的算力比第五代高出7倍以上,再配合GPU加入協助CPU的運算,反而讓整體作業時間略為縮短。

另外,對於第六代超級電腦的應用,沈里音舉例,2月啟用之後,7月凱米颱風來襲,氣象署透過超級電腦,事先掌握了降雨型態、降雨時間點,成果不錯,像是預估總雨量1800毫米左右、中南部山區與南部平地是主要降雨區,都符合實際情況,相關預報也事先提供給政府單位進行應變。

沈里音背後的氣象署第六代超級電腦,算力比前一代高出7倍以上。陳卓邦攝
沈里音背後的氣象署第六代超級電腦,算力比前一代高出7倍以上。陳卓邦攝

氣象署聯手輝達讓預報更準

除了超級電腦之外,近年氣象署也希望應用AI,幫助天氣預報、地震警報。

在天氣預報方面,氣象署和輝達(NVIDIA)合作,讓輝達製作出名為CorrDiff的新型生成式AI模型,CorrDiff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就把較為粗糙的天氣預報資料變得更細緻,讓天氣預報更為準確。

氣象署科技發展組組長張保亮說,把天氣預報資料變成更為細緻,以超級電腦來進行,得花上2到3小時,反倒CorrDiff只要約1到2分鐘就可完成。不過,CorrDiff等AI模型在訓練階段,需要大量算力,超級電腦可提供算力資源,CorrDiff還無法取代超級電腦。

目前CorrDiff產出的資料,已能提供給氣象署的預報員,作為進行天氣預報的參考。

張保亮解釋,CorrDiff能增加氣象預報資料的解析度。李柏毅攝
張保亮解釋,CorrDiff能增加氣象預報資料的解析度。李柏毅攝

AI助地震警報更快速

至於地震警報部分,氣象署也和學界合作,開發AI地震警報系統,希望藉此提升警報速度或準確度。

氣象署目前跟台科大、中央大學合作,兩間學校都開發出基於AI技術的地震警報系統,可以利用初期的地震波,來推估後續的地震強度,藉此對有風險的地方發出警報。

以台科大研發的地震警報系統來說,地震發生後4秒到5秒就能發出警報,比現行的地震警報,大約7秒到10秒快上許多,能爭取到更多應變時間。

不過,AI地震警報系統準確度,仍然不夠穩定,目前還無法當成國家級警報的發布依據。

氣象署和學界合作,開發AI地震警報系統。氣象署示意圖,資料照片,梁建裕攝
氣象署和學界合作,開發AI地震警報系統。氣象署示意圖,資料照片,梁建裕攝

另外,近期山陀兒來襲,氣象署被質疑低估降雨量,預報的準確度不如凱米颱風時期。

山陀兒颱風期間,新北市金山一對夫婦被水沖走不幸身亡,台大天氣研究中心就質疑,氣象署10/3傍晚到10/4預報的北海岸12小時累積雨量,只有70mm,但實際上金山區10/4下午14時到17時,三小時的雨量就達到250mm。

對此,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說,每個颱風的預報難度都不一樣,山陀兒是秋颱,秋颱會受到許多不同因素影響,造成路徑、風雨的變化,因此預報難度非常高,對全世界現今的預報能力都相當困難。

他也提到,秋颱帶來的部分極端風雨,例如短延時強降雨,降雨的區域不大,可能就只是颱風中的其中一條雨帶所帶來的雨勢,也會帶來龐大雨量,但目前世界各國的預報能力,都無法提早預警。

至於為何有了高價的超級電腦,卻未必能準確預報颱風帶來的風雨,陳怡良指出,超級電腦是氣象預報的基礎建設之一,但氣象預報的技術仍有極限。

他也強調,對於氣象預報的準確度,會持續檢討、努力,一些力有未逮之處希望外界諒解,如果中央機關、各地方政府、防救災單位等,在使用氣象資料上有需要,都歡迎跟氣象署交流,樂意幫助政府機關的決策。

知新聞 Line 官方帳號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下載知新聞App,免費豪吃家樂福麝香葡萄!
# 氣象署 # 超級電腦 # AI # 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