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今年營收恐減2~5% 中華信評調降評等展望至「負向」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中華信評今天將中鋼評等展望從「穩定」調降至「負向」,同時中鋼集團的中鴻鋼鐵、中龍鋼鐵、中鋼構,評等展望也同步調降至「負向」。預測中鋼今年營收可能從2024年3605億元略降至3474億元,恐衰退2~5%,未來1年利潤率改善的潛力有限。

預期關稅可能有轉單效果
中鋼為台灣唯一的一貫作業煉鋼廠,國内市占率逾50%,粗鋼年產能約為1600 萬噸。中華信評同時確認中鋼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1+」,無擔保公司債的債務發行信用評等為「twAA-」。此次評等展望調整,反映中華信評認為持續升高的下行風險將限縮中鋼的營收與獲利能力。
中華信評認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升高,將會波及經濟活動與鋼鐵消費,並延緩需求復甦的時間。美國政府恢復自所有國家進口鋼品的關稅與台製鋼品至相同水準,預期部分鋼鐵訂單將因台灣鋼品相仿的品質與服務,從亞太區同業轉單至台灣鋼鐵製造商。不過,銷售量能否成長且需求是否持續穩定,均具有相當高的不確定性。
直接與間接出口市場均表現疲軟,中鋼第1季的銷售量與過去兩年各季相較均有所下滑。海外反傾銷稅不斷提高,全球鋼鐵銷售面臨干擾並導致國際鋼鐵市場重組,中鋼能否增加獲利的不確定性持續升高。
中國進口鋼鐵大減9成
中國鋼鐵產量仍是鋼鐵產業供給過剩的關鍵因素,今年鋼鐵產量可能下滑,但未來12個月出口量仍可能因國內需求疲軟而維持在偏高水準。同時美國鋼鐵關稅可能迫使亞太區同業將銷售轉向需求成長更高的東南亞地區。因此,部分亞洲國家已開始課徵反傾銷稅,以阻止某些鋼鐵產品進入。
中華信評認為,美國市場的貿易條件可能較為有利,且台灣可能會對進口熱軋鋼捲課徵反傾銷稅,略為降低2025年營收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中國熱軋鋼捲課徵反傾銷稅中附帶追溯條款而可能產生的罰款,已導致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鋼品進口量與去年同一時期驟減90%。
高毛利精緻鋼可緩衝獲利下滑
越南於2025年宣布徵收反傾銷稅後,中鋼越南子公司的營運績效表現也可能在今年改善。此外,精緻鋼對中鋼總營收的貢獻占比不及20%,過去兩年間卻占中鋼逾一半的毛利,應能對利潤下滑提供部分評等緩衝空間。
中華信評認為,由於貿易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下行風險持續的時間亦可能延長,並抑制需求復甦的力道。快速變化的美國關稅政策以及其他國家設立的更高關稅壁壘,恐導致經濟與鋼鐵需求成長放緩。
不過2025年至2027年中鋼將大幅調降資本支出,並將可支配現金流量轉為正值,同時略為減少借款,逐漸惡化的借款槓桿承受的壓力應可因此緩解。此外,由於台灣對進口鋼材課徵的反傾銷稅可能逐步提高,中鋼在同一期間的獲利應不致於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