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不滿遭背書小客車考照增指差確認!民團憂強制實施「一個紅綠燈能過幾台車」

生活 交通
2025/04/29 10:21
問問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公路局4/25邀請路權相關團體召開「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會議」,會後受訪時稱6/2起普通小客車駕照考試將新增停讓行人及指差確認項目,若未做到即不合格,民團不滿被交通部拿來背書,強調並未提出「小客車指差確認」建議,今民團舉行記者會點名公路局「到底是在急什麼?這麼愚蠢的規定,政府部門匆匆決定,竟還想把我們當墊背,實在太不尊重」,另外,民團也憂心若指差確認未來強制實施,「一個紅綠燈到底能過幾台車」。公路局回應,小型車考照新增「指差確認」僅為內部研議中項目,尚未公告、施行日也僅為預定並非確定,此次會議並無要求民間團體背書,若有誤解,特此澄清。

民團今於立法院召開「駕訓考照應改革,交通部勿將民團當政策背書工具」。陳卓邦攝 zoomin
民團今於立法院召開「駕訓考照應改革,交通部勿將民團當政策背書工具」。陳卓邦攝

民團今於立法院召開「駕訓考照應改革,交通部勿將民團當政策背書工具」,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表示,4/25交流會議中,聯盟延續過去在交通3E(工程、教育、執法)中,對於「駕訓教育的制度改善」及「回訓制度的全面建立」提供意見,包含:一、建立一般駕駛與高齡駕駛回訓制度。二、整合實體與線上課程。三、逐步恢復違規舉發與強化違規講習。四、對駕訓教練與考官水準應嚴格品管,等各項現有問題、改善措施及相關案例。

其次,聯盟亦與各交通民間團體聯合提出「駕訓與考照制度改革建議方案」予局處,主題包含四大項:一、成立教育專責機構、導入制度化教育。二、強化駕訓與考照品質。三、健全考驗機制與考核制度。四、逐步完善回訓與後續教育制度等。

當晚,公路局竟透過媒體表示,與民間交流會議後,6/2起普通小客車駕照考試將新增停讓行人及指差確認項目,若未做到即不合格。然而,「小客車指差確認」並非我們在會議中所提之建議,也未於提交的「聯合建議書」中,且會議中諸多民團均有表示不同意見,雙方未有共識之下公路局仍強行推出,「到底是在急什麼?這麼愚蠢的規定,政府部門匆匆決定,竟還想把我們當墊背,實在太不尊重!」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勛認為,「指差確認」適用於特定情境,如在台灣目前僅有軌道運輸的捷運、高鐵,以及台灣特定縣市的市區公車、大客車在應用,就連大型「貨車駕駛」從2024年8月起也只需響應「轉彎暫停、安全再行」,並未全面強制指差確認,而在歐美等對駕駛行爲規範嚴格的國家,也僅有要求擺頭確認而已,不建議「普通小客車全面實行指差確認並作為考試標準」,除了過於形式主義,上路後難以取締,更容易影響交通車流及安全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羅宜表示,4月會議機車團體沒有被邀請出席,機車是弱勢,每年將近3000人死亡人數,機車占很大,現行公路局要求指差確認,是因公路局作為考照的主管機關,不想要去更改駕訓班硬體設備,因更改需要一段時間,這無法應對台灣路況,而選擇被動處理,希望公路局做通盤檢討。

長期關注交通議題、社群粉絲專頁「第四維度」創辦人火花羅指出,要求指差確認很誇張,等於汽機車停在路中間,要再開車就要喊「左邊沒人、右邊沒人、中間沒人」才能前進,若從考照制度向外擴及,機車、小客車上路都要強制落實,「一個紅綠燈到底能過幾台車」,另外,全世界都是2年6點就要做駕照回訓,但台灣是1年12點,相關駕訓制度,交通部對自己的要求很低,但對要上路的駕駛非常不合理。

立委林月琴認為,交通問題日益複雜且嚴重,交通部務必盡速建立一般駕駛與高齡駕駛的回訓制度,重新檢討記點制度的設計,朝向逐步恢復違規舉發,與強化道安講習的執行,特別是闖紅燈及嚴重超速違規等,高危險駕駛的行為。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羅宜表示,4月會議機車團體沒有被邀請出席。陳卓邦攝 zoomin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羅宜表示,4月會議機車團體沒有被邀請出席。陳卓邦攝

對此,公路局回應,會中簡報內容,是針對近十年來駕訓考照制度規劃與執行情形之說明,包含部分執行中及研議中方案,目的在於收集多方意見,作為政策制定與修正參考。此次會議並無要求民間團體背書,若有誤解,特此澄清。

會議簡報中提及,公路局將規劃新增小型車道路駕駛考驗「未落實指差確認及口誦」扣分項目,旨在養成駕駛人行經行人穿越道前減速慢行、確實注意周邊視野、保障行人安全,並參考日本「指差確認」經驗,配合目前停讓政策經驗進行研議。

公路局表示,目前小型車考照新增「指差確認」僅為內部研議中項目,尚未公告、施行日也僅為預定並非確定。考量外界意見分歧,後續將依據交通實務、國內用路文化及社會共識,持續邀集相關單位進行研商,滾動式檢討修正,以確保新政策更契合實際需要,同時有效提升駕駛人停讓行人習慣,強化整體交通安全。

本次簡報內容是依媒體現場主動詢問進行說明,並非與會議中討論內容一致,也未要求民團背書。公路局再次強調,所有推動規劃均將秉持開放態度,廣納各界寶貴建議。提升駕訓考驗品質是為了內化駕駛安全行為、保障行人路權、守護全民交通安全,未來任何新制規劃,將持續透過公開透明程序與社會溝通,攜手打造更友善的交通環境。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交通部 # 公路局 # 指差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