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颱有機會生成!專家:「大幅度折向台灣」可能登陸 關鍵就看它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日本東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可能發展為輕度颱風,但對台灣無影響;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系統動態持續關注。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菲島東部外海熱帶擾動,歐洲模式預估「先往北行,再大幅度折向台灣前進,颱風中心更有登陸台灣陸地的可能」,關鍵在太平洋高壓西伸或東退。

氣象署表示,日本東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05),向北北西移動,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對台灣無直接影響。

菲律賓東方海面的低壓帶為有利熱帶系統發展的環境,熱帶系統的發展與移動會連帶影響台灣附近的風場變化。目前預估2種可能:
📌 若熱帶系統朝偏北方向移動,台灣附近以偏東風、東北風為主,西半部仍會有顯著的沈降高溫。
📌 若熱帶系統往偏東方向移動,台灣附近東風會明顯減弱,轉為以海陸風、日夜變化為主的天氣型態,西半部酷熱的狀態也會較為舒緩。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經營的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目前在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的TD05,正以北北西轉北,再轉東北的運動方向,朝日本東南方外海前進,強度有再增強為颱風的趨勢;由於距離甚遠,對台灣無影響。
但菲島東部外海的熱帶系統(98W)根據今晨各國數值模式最新模擬結果,各國路徑仍是相當分歧。
📌歐洲EC-AIFS模式評估會向西北行,過呂宋島,進入南海,再沿台灣海峽北上,對我是有影響的。
📌美國NCEP模式就比較友善,先北行,後轉東北,逕朝日本方向前進,對我無直接影響。
📌歐洲ECMWF模式,先往北行,再大幅度折向臺灣前進,颱風中心更有登陸臺灣陸地的可能,對我也是有影響的。
林得恩說,綜合以上,98W後續所有的運動變化,都跟環境駛流場的導引關係密切;尤其是,「太平洋高壓西伸或東退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高溫炎熱防曬
今(2日)天氣還是熱,氣象署表示,全台受偏東風影響,天氣大多晴到多雲,高溫普遍達32°C至36°C,中南部近山區或河谷甚至局部超過36°C,北部部分地區可能達37°C以上。中午前後紫外線強烈,達過量或危險級,建議外出時加強防曬、多補充水分。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嘉義以南及山區有局部雷陣雨,請注意天氣變化。

昨傍晚餘熱未退
氣象署說,昨天傍晚5至6點左右,桃園、大台北,中彰部分地區氣溫仍在35~36 °C左右,晚間氣溫會比較難降下來,熱的時間確實較長。

周末午後雷雨
7月5日(周六)太平洋高壓略為減弱,天氣轉為多雲到晴,午後雷陣雨範圍增加。新竹以南及各地山區午後容易出現局部短暫雷陣雨,午後瞬間雨勢大,戶外活動務必注意山區與溪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