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婞淳幼年無定所、趴地寫作業 匿名捐錢被認出!想開早餐店理由超暖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30歲「舉重女神」郭婞淳生涯第4度站上五環殿堂,8日帶傷奮戰,在巴黎奧運舉重女子59公斤級出賽摘銅,連續3屆奧運奪牌,是台灣第一人。郭婞淳成長路走得艱辛,兒時居無定所,還趴在地上寫作業,直到住校才較安定;長大後比賽拿到獎金,想以「無名氏」捐錢仍被認出,曾規畫退休後打算在母校附近開早餐店,讓學弟妹吃得飽。
兒時居無定所、趴在地上寫作業
總露出陽光般笑容的郭婞淳,給人正向樂觀的特質,其實她出身坎坷。中央社報導,郭婞淳出生數個月後父親就離開,另組家庭;母親為維持家計須外出工作,童年的她居無定所,連夜搬到工寮或借住親戚家皆為常態,經常沒錢可以買早餐吃,不時投靠祖母、舅舅、阿姨等人,甚至連台東縣議會都住過,經常趴在燈光昏暗的地板寫作業,苦讀拚出前3名成績,學費和生活開銷靠獎學金,民國100年獲得總統教育獎。
直到住校才「安定」
郭婞淳最喜歡和阿姨住。但阿姨婚後,郭婞淳剛好就讀國立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學校提供宿舍,她總算有個「安定的家」。長大出賽領到獎金,才幫阿嬤和母親買了1間房子,家人總算有自己的棲身之處。
婞念,支撐她不放棄
無論是生活或是舉重,郭婞淳始終秉持「婞念」,雙掌練到長繭,經常用繃帶綁著咬緊牙練習,從未喊疼或要求教練暫停練習,吃足苦頭,她曾說過「很累,好幾次想放棄,但累不死,獎牌就是我的」。
19歲已奪金牌
不過,郭婞淳原本練田徑,國中一年級時,教練意外發現她有舉重天分進而專攻該運動,16歲獲得新加坡青年奧運銀牌,19歲時已拿下各種舉重金牌,獨缺奧運獎牌,22歲時圓夢,拿下里約奧運銅牌,東京奧運更一舉奪金,金牌「大滿貫」圓夢。
匿名行善卻被認出,醫院「幫高調」
也許因出身清苦,當有能力時就想幫助需要的人。郭婞淳長大後拿到比賽獎金就會默默行善「能力有多少就捐多少」。2019年最後一天,她走進台東聖母醫院,低調的向護理人員說「我要捐款」還說「可以用無名氏嗎」。
但當時她才獲得亞洲舉重錦標賽女子59公斤量級,抓舉、挺舉、總和3項均打破世界紀錄,護理人員就認出她就是郭婞淳,雖想低調行善,台東聖母醫院院長陳良娟卻「幫高調」,在個人臉書分享郭婞淳捐出國光獎金的善行。
更早在2013年拿到亞錦賽拿到冠軍時,郭婞淳領到獎金第一時間就想捐救護車給該醫院,但因台東聖母醫院沒有急診服務,建議她改捐贈給羅東聖母醫院,但羅東聖母醫院也無這項需求,最後捐贈給急需救護車的澎湖惠民醫院。
回報母校捐錢
2013年亞錦賽後郭婞淳接著拿到世界錦標賽金牌,她回到母校「台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捐贈10萬元獎學金。她勉勵學弟妹「要知恩回報,沒有體中就沒有現在的她」。2017年世大運奪金後,她回到寶桑國中,捐出應援T恤義賣所得新台幣40萬元及跑步機等器材,勉勵學弟妹堅持自己的夢想之路。
退休想開早餐店餵飽學弟妹
郭婞淳曾說,追求金牌過程中不能只專注金牌,還可以幫助更多人。還說退休後想到回到台東開早餐店,「希望讓學弟妹每天的第一餐充滿活力,也希望藉此帶給學弟們能有回饋和感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