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電玩叛逆少女翻身最美CEO 許書綺靠媽2句話:眼淚擦乾拚下去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被稱為遊戲業最美CEO的許書綺(小米),現在是遊戲公司唯數娛樂及人力平台Worky等公司董事長,不過,她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曲折堪稱傳奇,從「電動問題少女」、負債180幾萬元淪為卡奴,再到超商打工、當遊戲客服辛苦還債,最後成為4家公司負責人,這股不服輸及上進心的精神,其實來自從小聚少離多的母親對她鼓勵的兩句台語,「眼淚擦一擦再跟它拚」及「我們家的門永遠為了你而開」有關,讓她在無助的時候知道「我還有個家可以回去。」

從小父母離異與爸爸跟阿嬤同住
許書綺成長背景類似隔代教養,父母離異然後由阿嬤帶大,她稱自己從小就是「電動問題少女」,媽媽與妹妹一起住在台北,她則在花蓮與爸爸和阿嬤同住,雖然小學4年級到6年級曾跟媽媽住過一段時間,當時媽媽在台北安頓好之後也曾把她帶過去住一段時,但後來爸爸卻要她回花蓮,儘管很捨不得媽媽跟妹妹,還記得媽媽曾跟她講過一句話,「天下無不散的筳席,但是我們家的門永遠為了你而開」,那時還只是小學六年級,聽不懂這句話的涵義,卻深深地烙印在心裡。
她說媽媽這句話後來讓她感受到溫暖,「就是讓我覺得這裡就是我的家,以前我會很抗拒,大家都說阿嬤家是我的家,可是我就覺得沒有家的感覺」,所以之後如果遇到困難,她就會想起媽媽說過「我們家的門永遠為了你而開」。

媽媽雖然比較草根性卻很強大
之後許書綺在職場經歷困難時,媽媽就用台語安慰她說,「眼淚擦一擦再跟它拚」,許書綺認為,媽媽自己一個人把妹妹撫養長大也是不容易,她應該也遇到過不少困難,就是眼淚擦一擦繼續往前衝,媽媽的這兩句話,讓許書綺在無助時獲得激勵,知道有個家可以回去,就算再怎麼苦,還是擦乾眼淚繼續往前,成為支撐她挺過創業時艱辛過程的關鍵之一。
雖從小聚少離多,但媽媽在許書綺眼中比較草根性,「她會講台語,雖然不會講出什麼很大(道理)、也不是唸過很多書的人,可是她真的是苦過來,有實際體驗過,會覺得她真的不容易,雖然沒什麼錢,還是買了房子,有時候真的缺錢,要去綁保險、借錢,覺得她真的很厲害,是個很強大的媽媽,就是大家所說的為母則強。」

理解家人之間是需要說愛跟抱歉
由於小時候就沒有跟媽媽住一起,對媽媽特別的思念,但許書綺說,她盡量不去提起,因為媽媽會很難過,媽媽也覺得自己很無奈,所以這種思念就一直積壓在心裡,也不會特地去表達,其實她還是非常渴望媽媽的愛及關心,許書綺說,「現在講這個我可能會哭喔,因為我媽她就是,我長大才知道說,家人之間也是需要說愛跟抱歉的。」
她回憶,當初剛生完小孩,就好想打電話給媽媽,尤其還在手術間的時候,就跟老公(藝人小馬)說想打給媽媽,因為爸媽離婚後兩人王不見王,「在我生產的時候她沒有來,但就是想跟媽媽說我已經平安,然後我也當當媽媽了,我真的很愛她這樣。」

以前任性想法變成叛逆的理由
隨著女兒(希米)漸漸長大,許書綺當媽媽後對於母親這個角色也有不一樣的體會,她認為,小時候有很多的不諒解,覺得為什麼媽媽是帶妹妹走而不帶她?媽媽則覺得大人也有很多苦衷,小孩子不了解,當時許書綺心中想到的是「不了解這是你們的事不是我的事,為什麼要影響到我」,因為常有這個任性的想法,讓她日後逐漸變得叛逆。
當了媽媽之後,許書綺有所感觸,以前資訊比較沒那麼發達,父母教養小孩沒有太多資訊可以參考,頂多就是看書,但現在網路上有很多人分享心得,懶得看字還有人講給你聽,該如何去教養小孩?要用愛的教育、要跟小孩擁抱等等,以前根本都不了解,當然也會非常在意媽媽,會覺得媽媽不關心或是偏心之類的,長大後才知道說,「如果我今天換作是她,我可能沒有辦法像她那樣堅強,因為她當時遭遇的困難跟環境,其實是會讓人感到很絕望的。」

以行事曆控管行程兼顧家庭與事業
許書綺已身為人母,卻還是身兼數職且持續創業中,如何在陪伴小孩與事業中取得平衡?她分享經驗主要就是透過行事曆去控管,這樣就能把時間留下來,比如你要多留時間給家人,就可以在行事曆上先把它排滿,像周六、周日晚上一定要空下來,在schedule (行程)上就是陪希米,像是周日要一起晚餐、一起禱告,都要先把時間留下來,或是像希米哪天沒有上安親班,當天下午的行事曆就是要陪她去公園,如果真的太忙,夫妻倆還是要有一個人陪希米去,即使只是去公園而已,她也會很開心。
許書綺說,希米剛上小學一年級,早上六點半就要起床,也讓大家的行程大亂,不管你幾點睡,就是六點半要起床,夫妻倆要陪她上學,後來就決定,「今天我陪,你就不要陪」,有時候她早上會去運動,或是如果小馬早上有約打高爾夫球,就會輪流陪希米去學校。
希米有時候會對小馬說,「為什麼今天不是媽媽陪我?昨天是你,今天也是你,為什麼不是媽媽?」希米就一直跟小馬抱怨說為什麼別人的媽媽都可以每天來接他們,我卻不行?

儘量抽空陪小孩並與她溝通
許書綺坦言,以前聽到這種話會很難過、傷心,希米會覺得陪她的時間不夠多,但現在她年紀較大,可以跟她溝通,例如小馬也會跟她講說,「為什麼你放假可以出國?為什麼你有自己的房間?為什麼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其實就是大家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她說,現在會盡量跟小孩溝通,因為你再怎麼陪她還是不夠,但也不能說我本來很忙,推掉很多公事來陪你,你就要記得,這樣做有點情緒勒索,也不能要用這種方式來跟小孩溝通,就是盡可能在平日處理完所有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因為太忙,可能假日陪希米的時候,還要一邊處理公事。
許書綺提到,在希米很小的時候曾問她,想到媽媽時會聯想到什麼?她回答說工作,想到爸爸會聯想到什麼?她反而會說出一些像是上廁所等日常生活細節,可以看得出來她跟爸爸很close(親密),許書綺覺得這樣很好,因為她自己小時跟爸爸其實不是很close ,現在看到他們這樣,覺得女兒真的是很幸福。

全家都愛運動、讓女兒探索自己的興趣
除了要多陪小孩,許書綺也熱愛運動、跑步,她上個月還完成人生第一場鐵人三項的正式比賽,順利比完全部賽事,她說以前也曾跟公司同事一起參加過,但比較算是玩樂性質,期間還會停下來吃麵等等,比較歡樂而不是真的抱持參加比賽的心情。
她說,參加鐵人三項要跟自己對話,像是跑到最後真的已經跑不動,要怎麼撐下去?就不斷告訴自己要硬撐,最後快抵達終點時,看到小馬和希米,後面那一段幾乎是他們拖著我跑的,但心裡有滿滿地感動,除了正式完賽之外,也讓希米知道爸媽可以撐到最後不放棄。許書綺說,「之前常問希米說要不要參加小小鐵人比賽?她都說不要,但這次卻說她要。」
許書綺與小馬都喜歡運動,當兩人一起去運動時,也會幫希米安排畫畫、鋼琴或是游泳課,或是邀請妹妹或朋友的小孩來家裡玩,就是盡量陪希米,如果真的不能陪她時,就安排一些「好玩為主」的課填滿時間。因為她和小馬有信仰,希望也讓希米知道要敬畏主、凡事要感恩,認識上帝,這是夫妻最主要、最重要的使命,讓她有好的價值觀。
許書綺說,現在會讓希米多方嘗試,找到自己的目標或興趣,例如她喜歡音樂,就讓她嘗試不同樂器,她最喜歡的是打鼓,就讓她學打鼓,也會安排上鋼琴課,因為鋼琴是很多樂器的基本,像是小提琴等因為她沒有興趣,就不會強迫她去學習,主要還是希望她可以快樂的成長。
你會想看更多母親節人物故事:
獨家|武田販嬰受害者首現身!百人守密16年護她長大 淚謝養母:沒你們,我不知流浪到哪
專訪|職籃球星母親節告白:童年巨變靠母渡逆境 許願「幫媽買個安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