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核電回歸 全球哪些國家重啟核電發展?最大挑戰是什麼?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十年前,全球的核能產業似乎正走向萎縮,無論是安全疑慮、成本問題,還是對放射性核廢料處理的擔憂,都讓大眾對核能失去熱情。如今,隨著科技巨擘微軟、谷歌與亞馬遜相繼宣布投資核能,以及富裕國家面對與日俱增的減碳壓力,具成本效益的核能再次回到能源議題的舞台。
英國廣播公司(BBC)21日報導,商業化核能發電始於1950年代與1960年代,當時,核能被視為是未來能源的解決方案。然而,隨著幾次重大核災事故,以及核廢料處理的難題,核能發展一度受挫。但現今,已開發國家為了達成減碳目標並實現潔淨能源,紛紛重新回歸並擴展核電應用。另一方面,人工智慧(AI)浪潮帶來的用電需求暴增,也促使科技巨擘積極投資核能。究竟核電新時代是否已經到來?擴展核電過程中,又應優先考量哪些因素?
首次核電開發熱潮
商業化核能發電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首次開發時,許多國家政府對核能的無窮潛力充滿期待。核反應爐可以利用並控制核分裂(nuclear fission)反應釋放的強大能量,提供電力給數百萬個家庭。每公斤鈾(uranium)所產生的能量約是同等重量煤炭的2萬倍。
核電發展受阻
然而,1986年初的車諾比核電廠(Chernobyl)災變發生後,放射性污染蔓延至整個歐洲。此事引發大眾和政治界的強烈反對,減緩核能產業的發展。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311大地震發生核災,再度引發民眾對核安的擔憂。
德國在2023年4月15日關閉最後3座核電廠,正式告別核能。其它國家則縮減對新核電廠的投資計畫或減少延長老舊核電廠營運的計畫。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資料,這股趨勢導致2011年至2020年間,全球發電量損失了48百萬瓩(GW)。
核電重新回歸
已開發國家為了滿足巴黎協定 (Paris Agreement)氣候控制目標,正在尋找新的能源解決方案。
韓國預計興建新核電廠
韓國最近取消了原先預定在未來40年逐步淘汰大型核電廠的計畫,並計畫興建更多的核電廠。根據韓國《第11次長期電力供需基本計畫》草案,韓國能源結構中來自無碳能源的比例將從2023年約40%增至2038年的70%;2030年核能發電所佔的比例將達31.8%,並在2038年增加至35.6%。
目前,韓國共有26座核電廠,供應全國約三分之一的電力。
法國預計興建新核電廠
法國70%的電力來自核能。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曾於2018年11月底表示,將減少對核能的依賴,但目前政策已轉變,並計畫再興建8座新核電廠。
多國計畫2050年前增加核電發電量
上週,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COP)重申,計畫到2050年將核能發電量增加至目前的3倍。現在已有31個國家同意嘗試在2050年之前使核電發電量增加至目前的3倍,其中包括英國、法國和日本。
核電新時代到來? 核廢料問題仍得先解決
儘管新核能時代儼然來臨,如何處理核廢料仍是亟待解決的老問題。經過70年的核能發展,各界對於如何處理累積的放射性核廢料仍存在分歧,某些核廢料在數十萬年後依然具有危險性。
許多政府選擇將核廢料埋藏在地底下深處的密封隧道中,但目前只有芬蘭建設了此類設施。環保人士和反核運動人士則認為,將核廢料傾倒在看不見的地方太冒險。
因此,解決核廢料難題可能是決定核電新時代是否真正到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