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取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觀察員資格 珊瑚復育目標2025年1萬株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6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6)今年於哥倫比亞展開,台達長期關注氣候變遷並已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永續策略,本屆透過基金會取得CBD COP16觀察員的資格,另外也在展位區展出珊瑚復育成果,累積共有超過百位國際級氣候領袖與會,獲得熱烈迴響。
台達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表示,身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正式觀察員,台達基金會同仁自2007年以來每年積極參與帶回最新減碳資訊,並向國際分享台達如何發揮所長為全球暖化尋找科技解方。今年基金會更將觸角延伸,很榮幸取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觀察員資格,登台發表台達在生物多樣性的耕耘與成果。
郭珊珊指出,近年來,全世界正加速揭露生物多樣性影響與依賴,全球已有300家企業承諾採納『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NFD)』,台達早於2021年啟動執行、2023年成為TNFD Forum會員,今年更被列為全球首批TNFD先行者企業,為科技業指標,實踐我們對永續的承諾。
台達基金會也持續在珊瑚復育上努力,今年亦邀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前所長戴昌鳳教授擔任總顧問,指導相關研究計畫,並於COP16周邊會議上發表,借力戴老師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經驗,朝2025年前復育1萬株珊瑚邁進。」
台達自2021啟動珊瑚復育計畫以來,成功透過自身技術開發Micro-CT及適合珊瑚礁生長的LED照明設備,協助國內外珊瑚礁研究學者與機構取得數據、研究與異地保育。大會期間,台達也受美國綠建築委員會(USGBC)之邀,在綠區與美國摩根大通(JP Morgan)、艾奕康(AECOM)同台,以自身實務為例,闡述綠建築與生物多樣性關聯性,並透過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NFD)方法學,盤點全球營運據點是否座落於生物多樣性敏感地帶,更以台達美洲總部舉例,說明綠建築如何達到迴避、減輕營運活動對生態之衝擊,持續邁向2050年淨增益(Net Positive Impact,NPI)的目標。
另外,今年11月於亞塞拜然登場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將是台達第17度實地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將分享台達的創新節能技術如何導入建築以及AI資料中心,並持續為台灣帶回最新的國際氣候談判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