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年吸289萬人次!稱霸全台海運客運 未來目標「鵬琉線復航」
【記者陳怡文/屏東報導】根據交通部航港局統計,屏東港群-小琉球海運客貨運2022年全年載客量達256萬人次,2023年全年載客量已達289萬人次,同期增加13%,客運量居全國之冠,隨客運需求發展,近年增加鹽埔-大福航線,目前相關航線,共16艘客船及3艘貨船,客運固定航班每週38航次 ,不過,「鵬琉線」因疫情嚴重衝擊營運,於2022年10/11停航,航港局直言,鵬琉線復航是未來的目標,要把鵬琉線所在碼頭的機能提升,讓遊客願意到這個碼頭,帶動鵬流線生機,目前還未設定復航時間點。

鹽埔漁港屬一類漁港,2008年完成「鹽埔漁港擴建工程」後,港區外擴設施日漸完備,現可供100噸級漁船進出,由於鹽埔漁港水深平穩、腹地大,極適合發展交通航運,但因受限只有漁撈漁船能進出。
然而台灣本島前往小琉球的交通以海運客運為主,其中「東琉線」為全國海運客運航線中運量最高,隨近年來小琉球觀光旅遊興盛,地方一再提出將已飽和的東港碼頭船隻疏導至鹽埔港開船並活絡鹽埔港的訴求。
經邀集交通部、港務局、漁業署、鵬管處召開跨部會議,行政院2019年於鹽埔泊區內劃設「客貨運專用區」,要將鹽埔漁港打造為另一個往返小琉球的港口,2019年7/7核定「鹽埔漁港客貨運專區建設計畫」期程2020年至2024年,2024年5/9核定「鹽埔漁港貨運碼頭建設計畫」期程2025年至2027年。
其中,客運園區部分, 總工程金額4億6仟餘萬元,共3層樓, 停車空間120席汽車、12席大客車、165席機車、還有Ubike、計程車及公車停靠站,效益上,提供4席客船船席,2041年載運能量116萬人次。

小琉球的「小山看海藝文園區」因位於高處可眺望整片海景,執行長許博翰分享,15年、16年前因里民遊覽車一日遊型態,旅客停留在小琉球的時間不長,但近年整體環境改變,周邊設施活動多,過夜需求變高,旅客願意單點停留,拉長在小琉球的停留時間。
目前小琉球假日人多、平日人少,之前假日平均1天1.5萬人、現在單日1.2萬人,德、法旅客這兩年成長2-3%,以潛水、曬太陽、浮潛、看海龜、留學生為主,韓國也成長2-3%,多以2-3天為主,也有一日遊。
另外,小琉球重遊客不少,歐洲客也喜歡海邊,自助行比例高,停留兩個禮拜,不過疫情後也改變消費型態改變,消費力開始下降,晚間10點過後人潮聚集在7-ELEVEN,過去2021、2022年消費力好酒吧人口變高,從7-8間開到23間,陸續關門、轉讓現在剩20間,2022年最高峰,今年酒吧消費力會最慘。

台灣過夜一天平均花費,包含船票、機車、住宿、早餐、浮潛400元等遊玩行程,1天4000至5000元,若加潛水2500元等高端遊程,1天可達8000至1萬元;國際客不太參與浮潛,但會自行去租設備1天平均花費3000元左右,高端遊程會包車,包車2天6000元兩人即可成行,還有餐廳請旅行社包套,1人平均1天可達8000至1萬元。
也因爲疫情,讓原先在菲律賓、帛琉的潛水、浮潛等流浪教練回台,但因國旅市場萎縮,台灣物價高,潛水教練也開始回去國外,今年比例增加,雖然教練不缺,但基礎人員缺,如房務、管理民宿,餐廳也難請,主要是成本,要花多少錢請,現在希望申請國外的人來工作,對方想要來生活,適合生活不是賺錢的族群,生活環境放鬆,不像在工作兼職的人比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