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監觀點|關稅政策能挽救美國漸褪色的「例外主義」? 波動加劇這樣調整資產配置
【渣打銀行北亞區首席投資總監鄭子豐】自今年年初以來,市場已逐步反映美國可能步入衰退的風險。從資產表現來看,黃金領先,其次是債券,而全球股市僅小幅上漲,主因美股拖累。隨著總統川普預計在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計畫,市場對貿易戰的憂慮升溫,美股壓力持續。川普將當天稱為「美國人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認為美國將藉關稅奪回因不公平貿易流失的財富。然而,關稅真能扭轉美股今年以來表現落後的趨勢嗎?在波動加劇之際,投資組合該如何調整?

美股疲弱非僅因關稅
市場對關稅的關注掩蓋了其他影響美股的因素。川普顧問、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大幅削減聯邦職位,打擊消費與企業信心,引發對零售與企業再投資前景的憂慮。美國長期以來的「例外主義」遭質疑,其中一因是中國低成本聊天機器人(如DeepSeek)快速崛起。
全球債券利差也同步收斂。歐元區與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年初以來各上升40個基點,而美國則下跌30個基點,導致美元指數(DXY)重挫近5%。多重因素疊加促使中國與歐洲股市表現優於美國。

關稅不改「軟著陸」預期
關稅預期使美國民眾的一年期通膨預期升至3.9%,創32年新高。若持續偏高,將限制聯準會(Fed)在經濟放緩時降息的空間。我們認為,自稱「關稅人」(Tariff Man)的川普仍會以關稅作為談判工具,並意識到拖延談判恐進一步損及消費與企業信心,因而提出對新關稅「彈性處理」,其強勢立場也為其推動放寬管制與減稅等成長政策鋪路。
整體來看,我們預期關稅不確定性將下降,通膨預期也將趨於溫和,支持美國經濟未來12個月實現「軟著陸」的基本情境。我們亦認同聯準會的經濟展望,即通膨略升、GDP增速放緩但仍成長1.7%,而我們對未來一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預估僅為20%。
「川普2.0時代」的資產配置建議
隨著市場波動可能加劇,建立跨資產、多元配置的核心投資組合愈發重要。我們認為可持有黃金,因其歷來可對抗通膨與地緣風險,另類投資亦有助降低組合對政策雜訊的敏感度。
我們持續相對看好全球股票,並在近期美股回檔後,略為偏多美國市場。在美股內部,建議考量軟體、通訊與以內需為主的金融類股,並考慮配置醫療健護中具防禦性與價值特質的類股。
美元目前處於超賣狀態,短期內或因關稅消息出現反彈;但中長期預期走弱。因此,若國際股市短線拉回,將是考量配置的時機,以受惠美元走弱所帶來的利多。
多元配置歐洲與亞洲
在區域配置方面,我們看好歐洲市場,尤其是銀行與工業類股,因預期德國將以國防與基建支出帶動經濟復甦。在亞洲(不含日本)方面,我們相對看好中國離岸股市。考量中國股市已上漲,且仍可能受美國關稅消息影響,我們建議採取「槓鈴式策略」:一方面布局具成長性的恒生科技成分股,另一方面配置在港上市、具高股息的非銀行國企,以強化防禦。
在債券配置上,我們建議把握近期美國企業債利差擴大帶來的機會。我們認為違約風險仍屬可控,目前可能是策略性布局成熟市場非投資等級企業債的時機。
當關稅與通膨仍為兩大總體風險時,選擇觀望而不行動反而容易讓資產受通膨侵蝕。透過跨資產、跨地區的多元配置,才是應對當前波動市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