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台灣國防預算無法增至GDP10% 酈英傑:專注這不務實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中央社】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的柯伯吉先前表示,台灣政府必須將國防開支提高到接近GDP的10%,以嚇阻中國大陸。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酈英傑周四(4/10)對此表示,要台灣把軍費拉高到GDP10%是不務實的。

對中鷹派的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日前以54票比45票獲得正式任命。柯伯吉3月在聯邦參議院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台灣應該將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提高到10%,才能有效嚇阻中國入侵,避免戰爭。這也符合美國總統川普過去的說法。
AIT前處長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10日出席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GTI)座談時指出,台灣的國防策略正在轉型,著重於發展更便宜以及分散式的武器系統,並可以由台灣自行生產製造。此外,他提到,台灣當前的軍費占比可能不含投入民防的開支,而台灣的全社會韌性計畫又是整體防禦戰略的一環。因此,大家不應過度專注在國防預算占多少GDP,並表示台灣的國防支出要達到GDP10%是「不務實的」。
視訊與會的前美國國防部亞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米德偉(Derek Mitchell)表示,人為設定的百分比「並不能說明什麼」,但提到台灣有增加軍費的必要。
米德偉表示,「我們已經推動『3%』這個數字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台灣能提高軍費,就應該依照實際的防衛需求來配置,例如軍備、後勤維持、糧食、資源及能源等。
米德偉也指出,要提升台灣戰力,不能只是台灣單方面進行,美國方面也必須努力。米德偉指出,美國必須強化國防工業基礎,以便能更快速地交付台灣所需裝備。美國還需與盟友與夥伴進行聯合作戰規劃,「現在不是在這件事上模糊帶過、玩把戲的時候。」
GTI執行長蕭良其(Russell Hsiao)則提到,在討論柯伯吉「國防支出占GDP10%」的評論時,不能單看這句話,還要納入柯伯吉長期主張「拒止戰略」的觀點,也就是要讓解放軍無法進入台灣。
蕭良其說,「拒止戰略」需要美國軍事介入,而對於美國的國防和政策規劃者來說,這樣的介入必須是在可接受的代價範圍內。此外,美國需要強化自身投入,盟友和夥伴國家也願意加大投入下,才能確保這項戰略的有效性。
他表示,因此,從這個架構下來看,更高的國防支出,應該被視為防止解放軍犯台所需的整體戰略的一環。
相關新聞:
美準國防次長:台灣落入大陸之手對美是災難 國防開支應達GD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