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關稅「虛驚一場」? 專家:稅率不會誇張
【林巧雁/台北報導】台灣經濟研究院今日舉行2025年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暫緩90天現在只剩50幾天,據他了解,「政府作業應該交得不錯,稅率應該不會非常誇張」。只要對手關稅不會比我們低就可以了。原本川普台灣關稅32%,90天暫緩為10%,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則認為,台灣關稅大概在20%以下,更關鍵的是半導體關稅較麻煩。

國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也說,全球關稅不可能回到4/1以前「歲月靜好」的時光,但是應該也不太可能像東南亞40%多的稅率,接近日、韓1/4(25%)的稅率可能比較可接受。台灣較關注的是半導體關稅,台灣晶片出口去年近1600億美元,台灣晶片出口佔1/3,川普喜歡賣關子還沒宣布半導體關稅。
第二是台灣進口部分,關稅金額約1600億台幣,佔財政收入低於5%,其中汽車及其零組件約1/3,預估汽車相關關稅應會往下掉,影響不大,但會影響相關產業。
林啟超指出,台灣關稅最高的前十大稅目多是農產品、水產品,非關稅堡壘則是政治問題,比如美豬、美牛,其實進口關稅對經濟影響非常小,但會影響每張選票。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關稅其實分為3部分,一是基本低消10%,第二是針對每個國家,第三部分是產品。每增加1%關稅,通膨每增加0.1個百分點,如果加20%關稅,通膨提高2個百分點,現在美國通膨已接近3%,再加在5%上下。
這等於美國人民吐出7~8千億美元每年可以買包包、任天堂的消費。川普關稅是否是「虛驚一場」?孫明德說,觀察川普遇到美國公債4.5%「一定會軟」,此可當作檢驗川普轉彎的指標。
日前因市場拋出百年美債議題嚇壞大家,張建一建議可以打折,百年債會降低市場信心,可以比如要募百億美元的20~30年債,先拿70~80億美元利息,到期後再給100億利息,可降低倒債的疑慮。

至於個人理財投資,他建議不要自己嚇自己,不要用槓桿。他認為政府挹注補助後,台灣經濟成長今年一定可以「保3」。
總統府資政陳博志表示,美國這次關稅背景是美國覺得對大家太好了,國外有研究分析,比亞迪可能隱藏幾百億美元負債,這樣每台車就可少賣1萬美元。美國、歐盟要求別人時,自己也會做到,但中國自己卻不會照規定,違反智財權搶奪市場。
台灣如何在未來非美、非中圈圈中擴大全球市場,要對自己有信心。AI中心在台灣,不要妄自菲薄,晶片、輝達都在台灣。台灣可以善用優勢,像韓國啦啦隊都還能吃到台灣,筆電是否也可打「TSMC inside」,Intel(英特爾)已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