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鋼集團旗下榮剛、精剛公布財報 鋼市競爭條件趨於一致有正面助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灣鋼鐵集團旗下特殊鋼廠榮剛(5009)及高質合金材料廠精剛(1584)雙雙通過2025年第1季財務報告。榮剛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0.63元,精剛為0.27元,展望後市,榮剛表示,特殊鋼仍依據232條款徵收25%稅率,未重複適用課徵32%對等關稅,隨關稅一體化政策取消豁免,競爭條件趨於一致,有助於遏止特定國家低價傾銷與原產地規避行為,對公司營運反而有正向助益。

榮剛第1季合併營收為30.36億元,稅後純益3.57億元,單季稅後每股盈餘(EPS)0.63元。榮剛指出,第1季合併營收因受受農曆春節假期影響,1、2月海關作業天數減少,高毛利產品出口比重因而下滑,以及新建50噸爐生產線已經試車投產,試車階段之物料成本較高,對毛利率造成壓力,整體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但試車狀況順利、生產效率逐步提升,且高毛利產品比重現已恢復正常,預期第2季毛利率有望穩健回升。
另外,在航太產業方面,榮剛也看好長期飛機需求具高度韌性,對未來營運維持審慎樂觀。同時,美國鋼鐵價格短期內亦可能呈現上漲趨勢,對此公司正積極擴大接單及加速出貨,穩健應對國際挑戰,持續強化營運動能與成長穩定性。
精剛第1季合併營收6.76億元,較前一年增長14.03%,營業利益0.65億元,年增35.69%,每股稅後純益0.27元。展望第2季,精剛表示,去年新建的鈦合金真空電弧重熔VAR熔煉廠已逐步釋出產能,預期今年鈦合金產品的銷售量及營收占比將顯著提升,相較去年鈦合金營收占比尚不足2成,今年有望突破3成,並配合加速客戶認證進程,穩固市場基礎。
對於全球貿易局勢變化,精剛指出,具相當不確定性,潛在關稅風險尚存,但從首季財報來看,佈局策略初見成效,未來市場將持續關注供應鏈調整、轉單效益以及關稅變化對營運的影響。
精剛為提升自主生產能力,今年持續擴充產能,強化產線建置,涵蓋精整、二次精煉、熱處理與檢驗量能,進一步提升產品接單佔比與加快產品認證速度,搶攻地緣政治變局下的供應鏈重組商機,期在國際局勢波動中維持營運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