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無人機馳援陽明山大火 空拍助判斷火勢、紀錄災後地貌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小油坑4/14發生火燒山意外,文化大學今(18)日表示,該校地理系無人機團隊近日應邀,投入救災與災後調查工作,在火勢未完全控制前,就以空拍、熱感測監控,協助判斷火勢走向,並支援直升機灑水作業,後續也進行災後空拍地形測量與地貌變化紀錄,提供災損評估、環境復育的資料。

陽明山火燒山發生在4/14,燃燒面積達50公頃左右,文化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該校地理系無人機團隊,近日應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之邀,協助陽明山火災,由地理系副教授陳致元領軍,團隊成員包括大三學生陳亮宇、葉豐嘉,以及碩士班學生林柏丞、葛銘恩,運用高科技空拍與地理資訊技術,協助火場監控與後續災後調查作業。
文化大學表示,該校團隊於火勢尚未完全受控時,即抵達小油坑災區,運用無人機進行高空即時空拍與熱感測監控,協助消防單位判斷火勢走向,準確標定火點座標,進一步支援直升機空中灑水作業,大幅提升滅火效率。

在火勢獲得控制後,地理系團隊啟動第二階段任務,展開災後空拍地形測量與地貌變化紀錄,透過高解析度影像與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分析,掌握受災範圍與地表變遷,提供災損評估與環境復育的關鍵基礎資料。
文化大學強調,此一科學化、系統化的資料建置,為陽明山國家公園後續的生態修復與環境管理,提供重要依據,為台灣未來山林災害應對,提供可借鏡的實務經驗。

文化大學也說,地理系無人機團隊的迅速應變與卓越表現,突顯地理科技在實務應用上的高效價值,也彰顯師生投入社會服務的實踐精神,此次任務更是產官學合作的成功典範。
文化大學指出,地理系長年重視無人機操控與地理資訊技術的跨域培育,並持續投入災害防救、國土規劃與環境監測等實務領域,學生在此次實地任務中,親身參與災害應變、資訊判讀與決策支援等,不僅提升專業能力,也獲得難得的實戰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