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焱科技擁光電子晶片檢測技術具高成長商機 估3月初掛牌上櫃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在光電子產業快速成長的背景下,PIC(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光電子晶片檢測技術的突破正在重塑全球市場格局,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也預估,2030年全球矽光子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7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5.7%。半導體新兵光焱科技(7728)透過提供涵蓋影像感測晶片(CIS)、光達(LiDAR)、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等應用領域的高性能檢測技術,近年逐步推升營收。光焱暫定以每股承銷價240元並預計於3月初正式掛牌上櫃。
光焱核心技術包括模擬光源、光電轉換測試及晶圓級光電檢測
光焱科技將在明天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公司表示,其核心技術聚焦於模擬光源、光電轉換測試及晶圓級光電檢測3大領域,利用人造光源調製技術,開發出多樣化的光源模擬器與檢測儀器,適用於科研與產業應用。
光焱模擬光源能在特定環境條件下進行精準光照模擬,協助客戶加速研發流程,提高生產品質控制的效率;特別在車載電子,如LiDAR、3D感測器、座艙監控感測器、行動裝置,如AR、VR及再生能源領域,如太陽能等領域展現極大價值。
根據美國QY Research的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規模達8.92億美元,預計至2030年增至13.84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7.6%。
營收以光電轉換測試設備佔比逾5成最高
光焱科技董事長柯歷亞指出,公司採用客製化的商業模式,為客戶提供專業的PIC晶片高精密檢測設備及現有EIC晶片檢測設備的升級服務。公司主要營收來源包括半導體光電轉換測試設備54.48%、模擬光源34.80%、晶圓級光電檢測4.93%以及其他產品5.79%。
光焱獨家技術與專利獲得ISO 17025的認證肯定,在光學設計及模擬技術領域展現卓越的競爭力。光焱科技的模擬光源以及PIC(光感測器)檢測技術具備高穩定性、量測速度快及光譜範圍廣等優勢,已被多所知名學術機構和企業廣泛採用。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如 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LNL)、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MPG)、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英國牛津大學(Oxford)等等均與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柯歷亞進一步表示,公司開發的光源模擬器與光電轉換量測設備,能針對客戶的特定需求快速提供解決方案,並支持與現有產線檢測設備的升級與整合。這種靈活性使客戶能在不大幅增加資本支出的情況下,進行高效、準確的光電轉換性能測試,進而縮短產品開發時間並提升品質管理能力。
此外,公司在量子效率校準與檢測領域的創新突破,使其產品在晶圓級光電檢測中奪得領先地位;這些技術已成功應用於多種PIC元件如影像感測器CIS、光達(LiDar)等檢測應用,並得到國內外IC設計公司及晶圓大廠的驗證。
隨著AI、5G、物聯網、自動駕駛與高速資料中心等技術的普及,光感測技術的應用已然成為隱性剛需,光感測器的性能檢測也備受重視。
SEMI估矽光子年複合成長率達25.7%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的資料,2023年全球感測器市場規模達1290億美元,預計至2027年將增至1581億美元。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也預估,2030年全球矽光子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7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5.7%。
法人表示,在AI 人工智能發展、高速資料中心、電算光傳等趨勢帶動下,光焱科技今年營運有望成長2位數,後勢表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