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怨腳踏車都超速!提案「嚴重超速」恢復舊制60公里 交通部5點打槍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鑑於國際上均把速度管理列為提升道路安全關鍵因素之一,交通部2023年6/30起修正實施《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將原本危險駕駛中的「嚴重超速」定義由超過最高時速「60公里」修正為「40公里」,但民眾認為不合理,部分路段可能連騎腳踏車都會超速,因此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恢復舊制60公里規定」,對此,交通部今(2/25)以5點綜合衡量,包含路線設計、道路狀況、交通量、肇事資料及其他因素,認為宜維持現行嚴重超速處罰規定,民眾可就具體路段向道路主管機關提出速限調整建議。

民眾在平台上主張,新法若在一些特殊道路,速限30公里駕駛者開到70就會面臨12000元罰款加吊扣牌照半年,然而台灣道路的速限及其不合理連騎腳踏車都會超速,且道路限制40公里但9成用路人還是70、80公里再走 ,設一個一般交通族民眾都不會遵守的速度真的有比較安全嗎?
民眾認為,現在測速沒有固定位置,有警察甚至在彎道或上波測速,容易導致追撞事件的發生,訂一個讓駕駛人必須分心看儀表板騎車、開車的速限,應該更危險吧,恢復原本的限制可以提高交通效率,減少交通壅塞,交通車禍的發生,超速這件事情在很多國家都不算重大違規,甚至還有其他國家的特定路段是無限速高速公路,國內外相關交通論文皆有指出降低速限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解決方法。
民眾建議一、請放寬新法條例,恢復舊制之60公里速限,二、提高目前道路10~20公里速限,三、在道路速限合理前取消超速扣牌,四、讓一般交通族民眾共同決定道路速限和交通議題,五、不能在上坡或彎道測速。

交通部今回應,道路是供各種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基礎設施,道路主管機關在安全第一之原則下,依據各種法令及規範,並綜合衡量路線設計、道路狀況、交通量、肇事資料及其他因素訂定道路速限,駕駛人應遵守速限行車,以維護自身及其他用路人安全,宜維持現行嚴重超速處罰規定,民眾並可就具體路段向道路主管機關提出速限調整建議。
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2款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40公里視為嚴重超速加重處罰,是2016年間經相關專家學者建議應由原來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60公里降為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40公里,鑑於國際上均把速度管理列為提升道路安全關鍵因素之一,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亦於行政院2022年道安專案會議提出相同建議,經行政院及立法院相關委員提案修正,立法院2023年4/14三讀通過,並自2023年6/30施行。
經統計,修法前後一年違規案件數量,超過速限40公里以上案件,2023年6/30修法前平均每月12,640件,修法後至2024年下半年,已降低至平均每月7,018件,降幅近5成。另經統計2023年及2024年1月至11月事故肇因分析資料,主要肇因為超速駕駛之事故件數分別為死亡人數36人、32人;受傷人數1891人、1062人,顯見修法後對於促使駕駛人遵守道路速限,減少嚴重超速行為並降低事故數量及嚴重度皆有助益。

另有關提高道路速限部分,交通部指出,速限提高雖可提高運輸效率,惟其亦代表更低之事故容錯率,在遇有突發事件時需有更長之反應時間及煞車距離,以道路安全優先之前提下,通案提高目前道路速限10-20公里之提議較不可行,但民眾可就認為速限設定不合理之路段向道路主管機關提出建議後,由主管機關就各面向綜合評估據以調整速限。
交通部也呼籲,道路速限本是駕駛人應遵守之行車規定,駕駛人應避免心存僥倖而有嚴重超速之行為,民眾如對於個別路段之速限認為設定不合理,可向道路主管機關反映,交通部將持續會同內政部警政署關注法規施行狀況,適時檢討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