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起來要人命!3成民眾恐「皮蛇」上身 醫師籲中老年打2劑疫苗預防
【記者古和純/屏東報導】國內外有統計發現,民眾罹患Covid-19後,罹患帶狀皰疹(皮蛇)風險增高;屏東榮總家醫科醫師劉星佑表示,高達三分之一的人會罹患帶狀皰疹,而即使皮膚傷口復原,神經痛仍可能伴隨數年之久,尤其水疱長在眼睛周圍,還需住院治療,劉星佑表示,目前帶狀皰疹疫苗10年保護力可達9成,只要是中老年人都建議施打兩劑自費疫苗。

帶狀皰疹與水痘「病毒」相同
屏東榮總指出,俗稱皮蛇或蛇纏腰的「帶狀皰疹」,是一種水泡性疾病,這種疾病會沿著皮節分布發疹,並產生單側、疼痛性、水泡性的病灶;由於帶狀皰疹的病毒與水痘病毒相同,一般民眾小時候若得過水痘,痊癒後水痘病毒仍會潛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裏頭,當人體由於疾病、壓力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水痘病毒就會趁機出來作亂,沿著神經所支配的皮膚皮節,使皮膚紅腫並且產生水泡。
「痛起來要人命」多長在胸、背
「這種痛不會讓人致命,卻會痛得讓人厭世。」屏東榮總龍泉分院家醫科劉星佑醫師說明,帶狀皰疹的痛,以神經痛為主,可能會有燒灼感、刺痛、搔癢等感覺,由於感覺神經在體表上呈現帶狀排列分布,所以水疱病毒的分佈位置也呈帶狀,最常出現的位置是胸部、背部,其次就是臉上三叉神經分佈的區域,而頸神經及腰神經分佈的位置則較少。
劉星佑醫師進一步說明,帶狀皰疹約分3個病程,分別為前兆期、皮疹期、皰疹後神經痛階段。
長「這部位」恐需住院!快就醫
前兆初期雖有神經痛,但皮膚不一定有任何病灶,也因此病患於前兆期並不容易診斷,但數天病程進展至皮疹期時,發作的皮膚部位就會開始出現群聚紅色皮疹和水泡,而水泡發生區域會沿著皮節方向生長,通常是單側及帶狀分布,水疱的液體會由清轉濁,通常經過7至10天後,水泡會結痂、癒合。
劉星佑提醒,在急性期則要保持傷口的清潔,不要故意去弄破水疱,以免造成次發性的細菌感染;水泡癒合階段,仍有極強傳染力,一般來說,帶狀皰疹的傳染力比水痘弱,若沒有得過水痘的人,若接觸到帶狀皰疹患者的飛沫、或水泡與傷口等處的體液,就有可能染疫。
若水疱若又長在眼睛附近,病患就需要盡快就醫,甚至要住院治療。
雖然大部分的病人都能良好復原,劉星佑表示,約有10%至20%的病患,水疱雖已癒合後,神經痛卻仍持續不去,甚至長達數月或數年,這種痛就叫做「疱疹後神經痛」,由於神經受損後恢復期較長,通常發生在年長者或是免疫較差的病患。

帶狀皰疹疫苗保護力佳!建議施打
劉星佑表示,帶狀皰疹的治療以抗病毒藥物和止痛藥為主,儘管抗病毒藥物能有效縮短病程,但卻無法減少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
近年來,科學家研究出預防帶狀皰疹的疫苗,此疫苗為「基因重組」疫苗,並非傳統的活性減毒疫苗,因此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施打。此疫苗的保護力非常好,研究顯示,十年保護力高達九成,能夠有效的預防帶狀皰疹的復發。
「感染後3年內,復發率約會降為1%,感染3年後,約回升為6%。」劉星佑建議患者可在感染帶狀皰疹半年或1年後,前往家醫科、皮膚科、內兒科接種自費帶狀皰疹疫苗,降低復發機率;劉星佑指出,只要是年齡滿50歲以上中老年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以及家庭醫學會都建議要施打兩劑帶狀皰疹疫苗。
據了解,台灣施打帶狀皰疹疫苗需自費,主要使用的疫苗,分別為減毒疫苗伏帶疹(ZOSTAVAX)以及基因合成疫苗欣剋疹(Shingrix),減毒疫苗伏帶疹(ZOSTAVAX)每劑約4500至5000元,只要接種一劑即可。基因合成疫苗欣剋疹(Shingrix)價格則在8000至9000元不等,需接種兩劑。
推薦新聞 台灣每年26件兒虐重傷!四分之一死亡 倖存七成永久神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