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本周召開利率會議 華爾街持續押注鮑爾不敢輕舉妄動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有跡象顯示,美國聯準會本周二起召開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之前,債券投資者正採取中性立場,這反映出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將美國拖入滯膨的持續擔憂。

政策衝擊將對通膨前景產生影響
美國信託機構Truist Advisory Services固定收益部董事總經理Chip Hughey指出,「我們正處於一種不安的平衡狀態:一方面經濟擔憂加劇,軟數據指標持續惡化;另一方面,政策衝擊也可能對通膨前景和赤字產生影響,」
對於這些固定收益交易員而言,保持中立意味著投資組合久期與基準相符。例如若基準久期為5年,那麼中性操作即配置5年期或相近期限固收資產。
久期以年為單位,是衡量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敏感度的指標。通常利率下修時,高久期債券價格漲幅更大。之前,債市投資者在2024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拉長久期,押注聯準會將啟動深度降息周期。長端押注通常基於殖利率下修預期而買入期限較長的債券。
本周利率將維持不變
外媒報導,目前,市場普遍預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在本周議息會議上維持4.25%-4.50%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上周五公佈的4月非農數據超預期強勁,為聯邦儲備銀行按兵不動提供操作空間。
自聯準會3月議息會議以來,川普政府發起關稅戰已導致美國實際有效關稅稅率飆升,一度引發美債拋售潮,4月3至11日期間基準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一度飆升70基點至4.6%附近,目前暫時回落至4.357%附近。
不少市場人士預計,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本周會後的記者會上可能暗示,川普的關稅衝擊會導致通膨上升和失業率上升,而經濟衰退的擔憂也並非牽強附會。
市場預期今年聯準會仍有3碼降息空間
由摩根士丹利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領銜的分析團隊在近期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考慮到通膨預期堅挺及關稅衝擊可能引發持續性通膨效應,聯準會不太可能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
管理8370億美元資產的PGIM Fixed Income公司投資長Gregory Peters表示,「我們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謹慎並降低風險敞口。」
「從殖利率曲線形態來看,尾部風險分佈呈現單邊特徵—我看不到上漲空間,更傾向於聚焦短端,因其走勢受聯邦儲備政策主導,」Peters解釋稱,長端特別是30年期債券受「超出掌控與認知範圍的因素」驅動。
不過,市場預期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時間不會太長。根據LSEG的計算,基準聯邦基金期貨市場已將聯準會在7月29至30日的政策會議上重啟降息的可能性定價為近80%。同時,市場預計今年仍將有約75個基點(約3碼)的降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