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偶離不開?政院修法「5年內分居3年可訴請離婚」 再婚不能拿贍養費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因民法設計,致國內多起離婚訴訟案敗訴,憲法法庭2023年憲判4號判決要求2年內修法放寬離婚事由,法務部去年5月預告修正「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包括「5年內累計分居期間達3年」可訴請離婚。贍養費部分,現行規定只有無過失,且因判決離婚而生活困難者可請求贍養費,草案則修成,任何因離婚而生活陷入困難者,均可請求贍養費,若贍養權利人再婚或死亡,另一方不須再繼續給付贍養費。相關內容今於行政院會通過,將送立法院審議。

現行民法1052條規定「有前項以外之重大事由,難以維持婚姻者,夫妻之一方得請求離婚。但其事由應由夫妻之一方負責者,僅他方得請求離婚。」
憲法法庭判決指出,一律不許唯一有責之配偶一方請求裁判離婚,完全剝奪其離婚之機會,而可能導致個案顯然過苛之情事,在這種情況下,例外違反憲法保障婚姻自由之意旨;遂要求相關機關在2年內妥適修法,放寬離婚事由,採取相關配套措施。
民法親屬編共修正12條、新增5條,包括修正裁判離婚原因、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贍養費制度、子女扶養費等面向。
(一)修正裁判離婚原因
檢討現行「有責主義」規定,刪除近年離婚訴訟實務少有適用之要件,並修正不完備之處;另依破綻主義精神,酌予放寬裁判離婚之要件,增訂分居一定期間之客觀事實為離婚事由,並增訂公平(苛刻)條款以維衡平。
(二)有關夫妻剩餘財產分配
明定夫妻之一方向他方請求剩餘財產分配時,得請求他方提出財產清冊及相關文件,強化夫妻財產揭露義務,以落實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三)有關贍養費制度
1.修正贍養費請求權要件:
(1)不限於無過失之一方始得請求,亦不限於裁判離婚之情形。
(2)除生活陷於困難外,於離婚時就業能力已減損或就業機會減少者,亦得請求贍養費。
(3)增訂贍養費請求權會因贍養權利人再婚或死亡而消滅。
2. 增訂贍養費請求權之行使方式、給付程度之權衡依據及審酌事項、減輕或免除贍養義務之事由、請求權消滅事由、時效等規定。
(四)有關子女扶養費
修正直系血親「尊親屬」及「卑親屬」負扶養義務及受扶養權利之順序為同一順序,以維衡平。

此外,法務部增訂民法親屬編施行法第7條之1,明定修法前所發生的事實,依修正後之規定得為離婚之原因者,亦得提起離婚之訴。
行政院長卓榮泰於院會表示,修法能確保離婚後弱勢一方權益跟子女權益,裁示通過,請法務部跟立院朝野黨團溝通,儘速完成修法。
法務部表示,本次修正,使我國之離婚制度更臻完善,以維護雙方之權利與義務,並符合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第29號一般性建議「離婚制度不得以當事人沒有過錯為取得經濟權利的條件」及「消除經濟弱勢之一方於婚姻解消後所帶來之經濟衝擊」之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