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ChatGPT引吉卜力之亂|宮崎駿氣什麼?還原「AI是對生命極大侮辱」之怒

國際
2025/03/31 17:01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OpenAI推出將照片轉換為吉卜力風格的圖像生成工具爆紅,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昔日一句「AI創作是對生命的侮辱」掀起討論,其實該片段出自於2017年的紀錄片,當時工作人員透過AI技術做出「人類難以想像的動作」,讓宮崎駿整個人臉一沉,重話說出「我強烈的感受,這是對生命的侮辱。」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宮崎駿作品總是觸動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吉卜力動畫。翻攝自甲上娛樂臉書 zoomin
宮崎駿作品總是觸動人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吉卜力動畫。翻攝自甲上娛樂臉書

這段紀錄片中收錄了宮崎駿製作CG短片《毛毛蟲波羅》的幕後過程,當時人工智能的動畫公司呈現作品給宮崎駿與鈴木敏夫欣賞,不過出現的卻是黑色人形不斷在地上扭動肢體的畫面。

「我絕對不會在作品內用這樣的技術,我強烈的感受,這是對生命的侮辱。」

宮崎駿為何說重話

宮崎駿看了臉色相當凝重,忍不住想起他的身障友人,他嚴肅地說:「我有一個身體殘疾的朋友,每天早上,我都會去看他,他光是要擊掌就已經很困難了,他的手很僵硬的伸向我,看到這個讓我想到他....。」

「我還是無法覺得看這畫面很有趣,做這影片的人,可能沒有考慮過別人的傷痛吧!」宮崎駿認為這畫面讓人不舒服,他並說出重話,「如果你想做這些令人噁心的東西,那你就去做吧!我絕對不會在我作品內用這樣的技術,我強烈的感受,這是對生命的侮辱。」

廣告

大師一句話令人反思

宮崎駿話一說完,現場一陣安靜,全場尷尬,完全沒人敢反駁。工作人員則強調,這只是實驗不會公開。鈴木敏夫則問「你們的目的是什麼?」工作人員回答,「我們想做出可以像人類一樣畫畫的機器。」

未料這句話讓大師們臉色凝重並說「身為人類,我們是否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對照宮崎駿動畫中觸動人心的對白和反思,這句話令人深思。

宮崎駿常在作品角色中傳達反思。翻攝自甲上娛樂臉書 zoomin
宮崎駿常在作品角色中傳達反思。翻攝自甲上娛樂臉書
《霍爾的移動城堡》蘇菲臉容改變的關鍵,是在相信被愛與去愛的自己。翻攝自甲上娛樂臉書 zoomin
《霍爾的移動城堡》蘇菲臉容改變的關鍵,是在相信被愛與去愛的自己。翻攝自甲上娛樂臉書

網路出現假警告信

ChatGPT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爆紅後,引發侵權疑慮,網路流傳自稱收到吉卜力工作室的警告信,要求「停止項目」、「侵害著作權」。不過吉卜力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採訪表示,「發布警告信並非事實」,該警告信是假的。

 

台漫畫家陳漢玲:創作不能失去靈魂

畫有代表作「極道甜心」、「潘朵拉的禁忌之吻」的台灣漫畫家陳漢玲,不到40歲已出道超過20年,針對AI生成圖像在社群引發流行,她認為「創作不能失去靈魂。」

台灣漫畫家陳漢玲認為創作不能失去靈魂。翻攝自陳漢玲臉書 zoomin
台灣漫畫家陳漢玲認為創作不能失去靈魂。翻攝自陳漢玲臉書

「感受不到創作的實感」令她害怕

陳漢玲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數位工具確實能加快圖像產出速度,但對漫畫這類講究構圖節奏、視覺語言的創作形式而言,AI目前仍難以取代專業漫畫家對圖像敘事的掌握。她舉例曾因為長期使用平板繪圖,突然對創作產生陌生和距離感,對作品幾乎沒有任何記憶,那一刻讓她很恐懼,「我感受不到創作的實感,當下忍不住落淚。」

儘管AI與數位工具不斷演進,陳漢玲認為喜歡畫漫畫的孩子,終究還是會用雙手在紙上塗鴉。「我還是喜歡畫畫,喜歡畫自己有感覺、有愛的東西。因為沒有愛的創作,很難持久。」

陳漢玲認為手繪的創作讓作品更有溫度。翻攝自陳漢玲臉書 zoomin
陳漢玲認為手繪的創作讓作品更有溫度。翻攝自陳漢玲臉書
現任職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漫畫系助理教授 zoomin
現任職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漫畫系助理教授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ChatGPT # 吉卜力 # 宮崎駿 # AI # 吉卜力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