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員工遭電擊器捐 陳文茜1句話引淚:這一生,你付出的都是不認識的人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台電人員不眠不休連夜搶修,卻發生搶修過程中遭觸電憾事,台電李姓員工家屬以忍痛放棄急救,將於今天拔管 、捐贈器官遺愛人間。對此,媒體人陳文茜感性地道謝,「這一生,你付出的都是不認識的人。」「今天是你的忌日,也是我們永遠記住你名字的日子。」讓網友看了眼泛淚。 2025/07/22 13:10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台電員工搶修遭電擊!家屬忍痛放棄急救 將器捐遺愛人間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台電人員不眠不休連夜搶修,15日傍晚發生一名36歲李姓員工遭電擊命危,經送醫裝葉克膜搶救多天,但狀況仍未有起色,據了解,家屬忍痛放棄急救,將於明天拔管,同時捐贈器官遺愛人間。院方明天上午9時30分將舉辦記者會說明。 2025/07/21 19:39 社會
為英雄集氣!台電技師6000伏特電擊「左手進右手出」 最新貼文:三天沒睡幾小時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造成台南、嘉義停電。經過台電前進災區搶修,眼看復電剩最後一哩路,昨天在嘉義縣義竹鄉卻發生,36歲李姓搶修人員遭高壓電擊意外,當場失去呼吸心跳,全身20%燒燙傷,目前靠葉克膜維持生命徵象,仍在加護病房持續搶救。李父昨在臉書發文,請求大家為和死神拔河的兒子集氣。 2025/07/16 16:55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台電員工遭電擊命危!醫院揭最新狀況 賴清德、郭智輝南下探視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台電人員不眠不休數天持續搶修,昨天傍晚台電嘉義區處卻發生一名36歲員工遭電擊命危,仍在柳營奇美醫院搶救中。醫院今說明最新病況,透露這名員工因葉克膜支持,心肺功能算穩定,狀況比昨天好一點,不過電擊傷的範圍非常大,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持續搶救。總統賴清德和經濟部長郭智輝上午也南下奇美醫院探視。 2025/07/16 14:30 社會
獨家|台電員工觸電命危!妻淚崩、同仁們焦急守候盼奇蹟 醫護揪心同悲急送暖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眼看復電最後一哩路,昨天傍晚卻驚傳台電嘉義區處有名36歲員工遭電擊命危,仍在柳營奇美醫院搶救中。許多同仁紛紛拖著疲憊身軀到院關切,神情滿是焦急,眼眶泛淚辦手續,齊心祈禱奇蹟出現,更令同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揪心又催淚,特別提供休息室、熱食,派專人安撫傷者妻小,全方位守護,期盼病況好轉。 2025/07/16 12:14 社會
沸騰的護城河 置身險境的台灣該如何求生?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台灣本月多次出現在國際新聞版面,頻率之高顯示台灣存亡在國際舉足輕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13日在夏威夷「檀香山防衛論壇」警告,中國大陸近期在台海種種具侵略性的舉措並非所謂的演習,而是武統台灣的「預演」,對此感到憂心忡忡的外國專家更寫書指點陷入險境的台灣該如何求生。 2025/02/24 19:44 國際 熱搜話題
通訊拉警報台馬海纜頻故障斷裂 賴清德:正加速建設4號海纜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海底電纜接連發生斷裂事故,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今表示,世界各國已將此視為典型的「灰色地帶」侵擾手段,國際都表達高度關切;針對馬祖對外通訊部分,他指出,數位部協助中華電信加強備援,也正加速建設台馬4號海纜,台灣面臨情勢快速變動與挑戰,政府會積極行動,確保台灣安全。 2025/02/19 16:49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接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盼台美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2/17)日接見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感謝訪賓來訪展現對台灣的堅定支持,並表示,面對威權主義為地緣政治、區域安全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唯有強化國防實力才能發揮嚇阻力量,維持台海與世界的和平穩定,未來台灣會持續提升自我防衛力量,也期盼跟美國進一步強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確保台灣、美國與全球民主夥伴,持續保有科技優勢。 2025/02/17 19:49 政治
台灣安全專家簡以榮回鍋白宮 任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 華府安全諮詢公司「明燈全球戰略」宣布,其資深副總裁簡以榮將出任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曾駐台的簡以榮在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時負責台灣事務,去年合著專書探討護台的急迫行動,支持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 2025/01/23 13:05 國際 寰宇要聞
南紡發790萬元扶助台南鄉親 侯博明曝致富有道!4個字吸莫名其妙的財源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南紡集團總裁、侯永都社福慈善基金會創辦人侯博明,連續14年回饋台南故鄉,今天在北門發出790萬元冬令慰問金,2346名鄉親受惠笑呵呵,直呼「揪甘心」。侯博明說:「肯幫助需要的人,很多莫名其妙的財源又會來,這就是『善的循環』,我印證過很多次!」呼籲企業界要認養故鄉。 2024/12/14 11:45 社會 地方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