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仲立矽谷直擊3|對話未來獨角獸NITRA 解密「AI代理」一鍵搶醫療商機
AI應用是各行各業顯學,投資美國更是市場最熱話題,在這波熱潮中,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於本月初率經營團隊前進矽谷,尋找科技業新創商機,擴大中租集團跨國產業鏈生態系,海外布局動向引發外界關注。(記者蕭文康、張翠蘭、沈君帆、葉志明、吳慧玲/矽谷採訪報導)

美國加州矽谷是全球高科技產業必攻之地,也是全球新創獨角獸與創投密度最高的城市。辜仲立透過家族辦公室創投基金投資兩家大有來頭的新創公司NITRA和AMBER,和兩名年輕的創辦人在矽谷展開交流對話。
NITRA是一家專注在醫療保健領域的軟體和金融科技公司,成立於2021年,總部設在紐約,有協助醫務管理和優化工作流程的軟體服務。創辦人之一暨董事長是哈佛大學畢業、現年33歲的美籍韓裔Timothy Hwang,他為這公司募到6200萬美元(約20億1653萬元台幣)資金。同時也是提供數據新聞分析公司FiscalNote的創辦人。
醫療保健是世上最大產業之一
Tim的創業理念獲辜仲立青睞。Tim指出,醫療保健產業是世界上最大產業之一,也是監管最嚴格、進入難度最高的市場之一,如今在這產業有不少科技公司和投資者,美國醫療行業每年大約有5兆美元(約162.6兆元台幣)支出,約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五分之一,分布於全美60萬家醫院,多數都是非常小的醫院,由數名醫生提供醫療服務。
光是繁瑣的財務流程等問題就讓醫生耗費不少心力,Tim說,「醫師有2到3成時間不是看病,而是填寫醫療表格、與保險公司溝通,或和銀行討論金流」,透過Nitra數位平台,可協助醫生管理財務,追蹤、分析醫院收支,自動化大部分行政作業,讓醫生不必耗時在複雜的請款流程。
只要一鍵就有AI幫忙處理財務流程
對此,辜仲立也贊同,稱「這樣一來,醫生可以更專注於治療患者,而不需要擔心後勤辦公室作業和其他雜務。」Tim表示確實如此。
Tim舉例說,醫生在幫患者做手術前,要先支付麻醉師、購買手術設備和醫療器材,完成手術還要填寫很多文件跟保險公司聯繫給付,相當耗時,以腫瘤科醫生為例,手術只需花1至2小時,行政作業卻要花10至15小時。
如運用Nitra智慧支付系統,結合信用卡系統和藥廠整合的庫存管理,當手術結束後,「只需按一個鈕,AI就能生成手術用到的每一項醫材藥物等項目費用,自動傳送給保險公司,就可請款。」
Tim表示,「這種AI代理幾乎取代了醫生3成行政工作量,就可多出更多時間治療患者。」對醫生更有吸引力的是,該軟體免費使用,而Nitra獲利模式「其實是靠處理保險給付、付款流程、信用卡等業務」。

未來規劃向大型醫院提供服務
Nitra目前正為中小型醫院和診所提供財務解決方案,未來也規劃未來向大型醫院發展。
據官網揭露,該公司有四大產品業務,分別是費用管理軟體、可現金回饋的執業信用卡Nitra Card、由AI驅動的自動帳款支付系統,以及可自動分類和紀錄的帳戶整合功能。
Nitra Card是專用醫療保健業打造的信用卡,提供領先業界的回饋金制度,在Nitra網路商店購物可享最高5%現金回饋,若購買醫療用品則有2.2%回饋。
而在Nitra Bill Pay支付系統方面,透過AI收據歸戶功能可以自動化整個應付帳款的流程,舉例來說,把紙本收據拍成的照片檔案上傳Nitra,就能不費力自動數位化,每筆日期、金額等資料直接匯入對應的欄位,如此一來,每張帳單都會被記錄、批准和支付,完全無需任何手動資料輸入或重複任務。
儘管標榜管理軟體免費且Nitra Card無年費,但官網也提到,「Nitra Card免費提供1年的Nitra BillPay服務,之後用戶可選擇繼續用,但需支付一定費用」,這部分也是Nitra收入來源之一。

未來是自主式的醫療保健時代
辜仲立關注Nitra願景為何?Tim認為,「未來是自主式的醫療保健時代,應回歸醫療本質,醫生唯一要做的就是為患者診療,其餘關於費用、核銷和保險結算等行政事務都應該是自動化」,「由一個AI代理人代勞所有的行政管理作業」。
對於Tim給出的答案,辜仲立也表示贊同,他認為「這就是醫療保健應該要實現的生態系,是未來的趨勢所在」。

診所患者預約率提高了41%
加州一間小型整型外科診所醫生卡普蘭(Jonathan Kaplan)使用Nitra平台,在官網建立價格估算表,讓手術費用公開透明化,卡普蘭說:「醫生從來不喜歡談論價格。所以,『嘿,網站上有價格表』真是個完美的行動號召。」該診所預約率因此提高了41% 。
在德州奧斯汀市開設診所的佛朗哥(Johnny Franco)醫生,透過Nitra服務讓他更掌握診所利潤,制定新的招募策略,「對雇主來說,招募和留住人才的就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我們採取了一些獎勵措施和利潤分享模式,讓每個人年底結帳時都會獲得額外獎金。」
FiscalNote建立了AI律師
對創業很有想法的Tim也共同創辦另一家新創企業FiscalNote,並擔任執行長兼董事長,他對該公司描述是「法律界的彭博(Bloomberg,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
Tim解釋:「該平台蒐集每個國家的每一條法律、法規和每一個法院案例,並建立持續更新的數據庫」。利用軟體工具、AI驅動的洞察力、全面的國內外資料集以及人工撰寫的新聞和分析,「FiscalNote這個數據庫實際是建立一個AI律師,基本上可以自動向用戶提供法律建議、法規合規分析或政府及貿易分析」。
你會想看:
辜仲立前進矽谷1|直擊獨角獸Figure AI 見地表最強機器人直呼「太心動了」
辜仲立前進矽谷2|直擊最強雙足機器人 1機抵3人!台灣專家評析:極具競爭力
辜仲立前進矽谷4|哈佛高材生新創特斯拉訂閱保固 日付百元挑戰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