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灣列第一波與美協商關稅名單 白宮顧問五大解方可行嗎?

財經 國際焦點
2025/04/12 10:00
林巧雁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美中貿易戰2.0開打,中國以125%關稅回擊與美國145%關稅,其他逾75個國家掛號排隊與川普協商「對等關稅」,川普給予90天的關稅緩衝期。台灣也證實在第一波前15個國家的協商名單上,台灣談判能否維持10%的基礎關稅?或把32%的關稅降到零?

台灣排上與美國第一波協商關稅名單。圖為出口照。陳卓邦攝 zoomin
台灣排上與美國第一波協商關稅名單。圖為出口照。陳卓邦攝

市場認為川普最壞時機已過,4位財經首長包含央行總裁楊金龍、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財政部長莊翠雲、主計長陳淑姿,週四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都認為川普關稅只是協商手段之一,不是最終目的。川普2.0的戰略目標希望達到製造業回流美國,讓生產線移回美國本土。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先前對於關稅提出5大解方,一是接受美國關稅,同時不開徵報復性關稅。二是打開市場, 向美國買更多美國產品。三是提高國防支出和美國軍購。四是投資美國、在美國設工廠。第五是直接捐錢給美國財政部。

除了關稅稅率是協商重點之外,美國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開吉,也可看出想孤立中國拉盟友的企圖。除了買美國產品、到美國投資之外,長期台幣恐朝升值方向,並配合美國排除貿易障礙(美豬、美牛爭議),一起合作打擊中國洗產地,都是台灣未來必須走的方向。

對於白宮顧問給的五個方法,除了直接捐錢以外,台灣應該都可做到。總統賴清德已公開表達不會採報復報稅,並向美國軍購,經濟部下半年率團到美國評估商機,台積電也已承諾到美國投資千億美元,但市場屢傳出要求台積電救英特爾,雖遭否認,恐怕要有更多企業到美國投資才能讓「川皇」滿意。

美國去年與台灣逆差739億美元,若以軍購佔GDP 3%約227億美元、中油去年採購石油與天然氣77.9億美元,再加上經濟部長郭智輝提10年可採購2000億美元(平均1年200億),仍未彌補與美國順差金額,台灣談判可能需要再加大採購力道,才有機會降低關稅。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川普 # 關稅 # 軍購 # 中國 #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