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股東爭搶董事席次 機殼大廠可成發表5項聲明回應駁斥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前蘋概供應鏈機殼廠可成(2474)今年將進行董事全面改選,外資股東今年以1%股東身份提名,將爭取1席一般董事及3席獨立董事,似乎將引發經營權爭奪戰。對此,可成發表5項聲明回應,歡迎所有理性、專業的股東參與公司治理,並將持續以誠信與實績對股東負責。與此同時,對於一切惡意抹黑、造謠與損害公司聲譽之行為,公司亦將捍衛其權益,絕不姑息。

外資股東之一的王亞倫表示,目的是希望輔佐及監督,讓可成的營運及未來發展更好,並不是為了爭奪經營權。王亞倫表示,去年7月可成內線交易,董事長洪水樹與擔任總經理的胞弟洪天賜家族成員,遭調查局北機站、台北市調查處聯合搜索可成科技等處所,約談洪水樹家族共9人到案。王亞倫表示,深深覺得身為股東,我們應該輔佐公司,勿再有爭議事件而影響公司商譽。
王亞倫表示,本次提名人選,完全依照可成近年規劃來考量提名人選,包含轉型領域、醫療生醫、半導體科技、東南亞人脈、多角化佈局等,而此時也是好的併購時機,有國際財務投資專家輔佐,能加速達成公司積極轉型的目標。
可成則是在聲明稿中指出,外資股東多次引用錯誤資訊、以斷章取義與片面解讀方式,誤導媒體與社會大眾,自稱「輔佐與監督公司」,實則長期以來僅透過間接管道、報章媒體對公司經營層進行無依據的攻擊,從未提出任何具體、可行之經營建議。對其屢次發表不實與失焦言論,公司表達最嚴正的譴責與遺憾。
可成表示,外資股東聲稱因其介入,致使公司股利發放創下新高,甚至將公司自有資源所執行之庫藏股政策誤導性地列為其「KPI」,嚴重誤導投資人。事實上,公司調升2024年度股利,係基於穩健的營運成果與高達19元之每股盈餘(EPS),以及對資本結構與股東報酬長期策略的持續落實,與其言行並無任何因果關係。
可成指出,外資股東所提名之董事及獨立董事候選人,雖擁有財務或法律背景,但皆缺乏與本公司所處高度技術密集產業相關之實務經驗,亦未曾參與任何與公司業務相符之營運或併購案。公司目前正處於雙軸轉型關鍵階段,涵蓋電子精密製造、醫療、半導體、航太等四大領域,外資股東所提名人士不具備相關產業知識與經營歷練,無法勝任公司董事職責。
可成表示,外資股東多次使用片面資訊意圖抹黑公司管理層、混淆視聽,並將公司依法捍衛公司聲譽與經營穩定之行為詆毀為「用股東的錢告股東」,實屬混淆法律事實與公共理解。誠信與專業應為企業治理的根本,外資股東屢屢違背此一原則,令人深感遺憾。
可成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創新、穩健及誠信為治企根本,未來亦將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強化公司治理,攜手所有真正關心公司長期發展的股東,共同迎向可成下一階段的成長與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