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首季本業轉盈!第2季續觀察關稅影響 董座說不會赴美設前端廠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面板大廠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今(30日)表示,近期關稅議題對全球經濟環境帶來高度不確定性,公司在全球各地均有生產基地佈局,將會更緊密與供應鏈夥伴合作,並與客戶保持密切的溝通,彈性應變及配合客戶的需求,以降低衝擊。

聚焦兩大支柱成長
彭双浪表示,除了謹慎應變之外,轉型與產品組合改善也要持續推動,持續聚焦於Mobility Solution(車用解決方案)及Vertical Solution(垂直整合解決方案)兩大支柱的成長,改善Display事業的產品組合,追求長期獲利的穩定與持續改善,讓公司的體質能更強健、更有能力因應外部的衝擊。
友達公布2025年第1季財報,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21.0億元,較2024年第4季增加5.0%,與2024年第1季相比增加21.2%;歸屬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32.9億元,基本每股稅後純益為0.43元。
彭双浪表示,第1季營收優於過往同期表現,毛利也較上季大幅改善,本業也轉虧為盈,公司整體財務結構穩健。
展望第2季,友達表示,Mobility Solution部分,受到客戶專案影響,加上上季基期比較高的影響,預估營收將較上季減少7~9%;Vertical Solution部分,第2季預期受惠於需求持續回升,加上新專案放量,營收將季增5~7%;面板部分,因為受到關稅的不確定性,營收將小幅下降。
輸往美國比重約佔10~15%
談到關稅問題,彭双浪表示,面板是零組件,關稅影響有限,對終端客戶影響較大,輸往美國比重約10-15%,大部分都是FOB方式。比較關心的是,關稅提高,將會轉嫁到終端消費者,影響民眾消費力,也間接影響其他國家的製造跟購買力。
彭双浪也直言,待關稅落幕,不排除會跟客戶討論在較低關稅的地方生產,也不排除在美國生產,但也要思考分散市場,東南亞、歐洲,不依靠美國單一市場,中國也可能會有進一步的是刺激內需市場。另外,關稅也會帶來金融市場不穩定,將關注客戶財務狀況,企業經營需要確定性,外部局勢變化大,轉型仍要持續推動。
至於面板前端會不會到美國設廠?彭双浪直言,沒有考慮去美國生產面板,因為後段製造都不在美國,因此意義不大,除非是整體供應鏈出現改變,或是市場有需求,至於設後端廠,則是在考慮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