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金管會宣布開放主動式ETF 明年Q1可望上路

財經 股市基金
2024/12/17 17:58
林巧雁 文章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為促進我國資產管理市場發展,證期局今天宣布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證期局表示,詢問17家發行ETF的國內外業者中,15家有意願,估計3年市場規模達2000億,有意願業者可開始規劃,明年第1季可望正式上路。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證期局預估台灣開放主動式ETF後,3年市場規模達2000億。李柏毅攝 zoomin
證期局預估台灣開放主動式ETF後,3年市場規模達2000億。李柏毅攝

第一檔主動式ETF為美國於2008年推出,已成為國際上成長最強的投資工具,美國年底主動式ETF規模估計可突破9000億美元,較2021年成長超過兩倍。

與被動型ETF只追蹤原設定的指數不同,主動型ETF由基金經理人依據研究分析與投資策略,調整基金組合與配置,目的是打敗基準指標創造更高的報酬,結合共同基金主動操作的特性。

以美股掛牌的1349檔主動式ETF來看,規模多聚焦在4大投資策略類型,包含衍生性商品、中小型股、股息型及主題型或新產業題材,如人工智慧(AI)、基礎建設與公用事業、減肥藥物等公司。

投資範圍以共同基金最有彈性,可投資早期的投資概念或是小型標的,被動式ETF較受限,多投資大型標的;主動式ETF介於兩者之間,標的至少是中小型以上。

金管會本次開放包含主動式與被動式ETF,都沒有開放使用槓桿。主動式交易所交易基金未強制要求採用績效指標,如果採用績效指標者,應揭露績效,若沒有設績效則不需揭露。收費上,主動式ETF費用介於共同基金與被動式ETF之間。

廣告

多資產被動式ETF則打破單一類別的限制,投資標的可同時涵蓋股票及債券,滿足不同風險屬性投資人的需求,提供更平衡、穩健的資產配置選擇。

此外,ETF受益憑證也將納入融資融券範圍,將有助於提升市場操作彈性,強化交易便利性與流動性。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廣告
廣告
# ETF # 主動式ETF # 證期局 # 被動式多資產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