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風把「飛碟」吹來了?氣象署科普「莢狀雲」 台北這處易見

生活 知天氣
2024/06/13 15:07
雙齊綝 文章

【陳亮諭/綜合報導】近來強盛西南風吹來了「飛碟」?不少人抬頭看天空,一大朵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有些甚至巨大像是「宇宙戰艦」。中央氣象署解釋,「莢狀雲」中央厚、週邊薄,呈現凸透鏡的形狀,「當高空西南風強盛時,就有機會出現這種外型特別的雲!」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翻攝臉書「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翻攝臉書「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分享 加入好友

氣象署透過臉書「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說明「莢狀雲」的形成,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的情形,氣流被迫抬升時,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因為變暖,就再次蒸發化為不可見的蒸氣,雲就不見了,如此反覆,因地型而生的「莢狀雲」就出現了。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翻攝臉書「臺北天文通」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翻攝臉書「臺北天文通」

氣象署表示,當高空西南風強盛時,就有機會出現這種雲,「莢狀雲」中央厚、週邊薄,呈現凸透鏡的形狀,有時會一層層地疊在一起,由於外型像豆莢,故名為莢狀雲。不過有時也像飛碟、所以有人叫他「飛碟雲」,甚至也像好吃的舒芙蕾。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翻攝臉書「臺北天文通」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翻攝臉書「臺北天文通」

氣象署透露,除了西南風影響,也與地形相關,常出現在固定的位置,以臺北盆地為例,容易在陽明山的東側看到莢狀雲」。不少網友分享拍到的「莢狀雲」,汐止、樹林、淡水、關渡,甚至今早內湖也曾出現。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成因。翻攝臉書「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狀似飛碟雲的「莢狀雲」成因。翻攝臉書「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近來也在臉書分享「莢狀雲」,有網友跟他分享90分鐘的縮時記錄,鄭明典說,「動態紀錄比較能體會,莢狀雲是一種駐波的反應!週邊的雲反應快速流動的氣流,駐波的上升區產生『莢狀雲』!」

知新聞 Line 官方帳號

# 飛碟 # 莢狀雲 # 飛碟雲 # 西南風 # 氣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