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又崩跌!殖利率飆升帶來警訊 分析師給出10個陷入空頭氛圍理由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當美股投資人近期沉浸在股市強勁反彈的喜悅時,美債市場這幾天卻幾乎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緊張景象,周三美債殖利率同步上漲,隨著30年期美債殖利率逼近5%大關、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破4.5%關卡。

經濟學家指債券義警又回來了
這一幕,再度讓業內人士聯想起上月的情景,當時正好也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4.5%,美國總統川普被迫緊急延遲對多國的對等關稅政策,當時甚至有記者提問「債券市場是否說服了你做出(關稅)逆轉?」川普表示,「債券市場非常棘手,我一直在觀察債券市場。」
知名經濟學家彼得希夫也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周三已升至4.53%。長債ETF TLT收在2023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更重要的是,美債市場正處於崩潰的邊緣,「債券義警」(指為了抗議或表達對發行人政策的不滿,威脅要拋售或真的拋售大量債券的交易員 )又回來了,他們不喜歡川普的「美麗大法案」(
big beautiful bill)。
為何目前美債市場又突然風聲鶴唳,近期的拋售與上個月的高危險期,是否有雷同之處?
風險資產價格回升不利美債價格
財聯社報導,客觀來說,這兩波拋售的嚴重程度和背景有很大不同,真正反常的上個月的美債拋售:當時被視作「避險之王」的美債,意外地在貿易戰最令人恐慌時出現暴跌。當時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一度高漲,但美債殖利率卻違背常理地飆升,也讓許多人猜測有「大事」發生。
至於現階段雖然美債同樣走低,但從邏輯上看,或許能找到不少支撐這行情的理由,例如,近期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減弱,高盛等投行甚至預估聯準會要等到年底12月才會降息,這一利率預期變化自然會推升美債殖利率。同時,隨著美股等風險資產價格大幅回升,市場情緒的變化也對美債價格不利。
只是這波最新的美債拋售,還是有些值得投資人擔憂的地方。從消息面看,本周川普政府除了美中關稅和出訪中東,另一個受到美國投資人關注的就是「美麗大法案」,這是一項全面的預算法案,將減稅、移民改革及一系列國內優先事項合併為單一協調措施。川普希望在7月4日前簽署成法。根據評估,這項法案將在未來10年內為美國財政帶來3.7兆美元赤字。

美國主權違約風險維持高檔
許多美國財政保守派已批評該方案未能有效遏制擴大的聯邦赤字,且雖然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已降低,但以CDS衡量美國主權違約風險卻在過去幾個交易日始終維持在高檔。
知名財經部落格網站Zerohedge就表示,「我們不禁想知道,對美國(主權債務風險)的這種不確定性,是否是推動殖利率快速上升的原因。」
對於債市目前的處境,宏觀策略師Alyce Andres則提出10個理由,解釋為何美債陷入濃厚的看空氛圍:
1、殖利率意外上升迫使抵押貸款銀行家在周三繼續加緊發放房屋貸款,周二的發放量約為30億美元。隨著這些交易被打包出售,供應對公債造成壓力。
2、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面臨另一個企業債密集發行日的競爭。伴隨8筆新增交易入市的對沖和利率鎖定操作,幫助推升殖利率上漲。
3、美債現貨表現較期貨弱,基差交易獲利回吐也導致殖利率上升,投資人賣出現貨債券而買進期貨。

聯準會未降息對債市造成壓力
4、看跌選擇權流動同樣壓制美債走勢,投資人押注10年期美債殖利率將升至4.8%,較目前水準高出約30個基點。SOFR選擇權交易也押注聯準會降息進程將延後至2026年。
5、通膨前景也抑制債券價格,周二發布的4月美國CPI報告顯示消費性通膨強勁。
6、周四的4月PPI數據可能會提供關稅傳導至生產商品價格的新線索。
7、聯準會將繼續按兵不動,未降息對債券價格造成壓力。
8、投資人繼續拋售美國資產,包括債券和美元。
9、隨著川普稅收計畫持續推進但資金來源存疑,市場對債券的悲觀情緒也加劇。
10、近期美債多頭部位已陷入浮虧,而實力雄厚的系統性空頭仍在加碼,這種多空力量顯示,殖利率上漲趨勢仍有延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