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專題3|魚電、蝦電、農電走出一片天 2025發展卡在這關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灣太陽能廠在案場開發中,積極發揮「地盡其利」精神,將觸角延伸到漁電共生的魚蝦養殖事業,以及農電共生的種植蔬果、香菇或植栽等,可說是走出另一片天,對於副業收入也挹注不少資金。
茂迪科技養蝦育成率達7~8成以上
太陽能模組廠茂迪(6244)早在2022年以前就跨入漁電共生養蝦事業,初期規模在10MW案場底下建置養蝦池,在技術上採取室內科技方式監測水質、自動餵食、無毒環境,養出安全的白蝦,相較傳統戶外養殖育成率僅1成以下,室內育成率超過7到8成以上。
茂迪在漁電共生方面優勢上,養殖優先設計保留戶外蓄水空間,室內挑高4米通風保設計,養殖池選用HDPE加強排汙功能,另全面使用茂迪TOPCon模組發電效益最大化,屋頂使用防水支架,雙面發電增加發電收入,嚴選防鏽蝕材料,注重永續經營。
茂迪總經理葉正賢指出,公司在台南七股漁電共生案場養殖白蝦成功,毛利率上看3成以上,但他也坦言,政府目前對漁電共生又採取相對保留態度,只要牽涉到土地開發,包括地面型案場以及漁電共生,在審查上都出現拖延,致使過去一些機會錯失,加上地方陳抗,實在不再具備開發價值,倒是茂迪過去1、2年在屋頂型太陽能耕耘頗有斬獲,2023年底掛錶量約39MW,2024年底已進展到67MW,成長迅速並挹注不少業績。
泓德能源七股案場年收漁穫10萬台斤、烏魚子2.7萬片
另外,泓德能源(6873)在漁電共生也大有斬獲,旗下子公司「星源漁業」在台南七股的日運案場,養殖面積廣達57公頃,2023年收穫逾10萬台斤漁穫,包括有烏魚、白蝦及虱目魚,產出的烏魚子達2.7萬片,創造當地經濟產值逾千萬元。
泓德透過科學養殖,藉由水質監測、自動投料系統及AI控制系統,讓烏魚子結卵率超過70%,超過一般養殖結卵率的50%。星源漁業預計2025年在漁電共生管理面積,將從不到57公頃擴大到將近300公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黃榮富教授指出,星源漁業為克服鹽水養殖瓶頸,從「防疫優先」、「放養密度」、「養殖水體環境」與「投餵管理」等4個方向著手。
向陽「和光蝦」在2024年獲雙面銀牌
向陽集團董事長陳貴光認為「糧食與綠電同等重要」,因此於2011年首創台灣第一個農電共生案場,2016年投入漁電共生案場,面對極端氣候威脅,溫室農棚可解決傳統農業困境,因為有好的溫室、不必看天吃飯;此外,面對農業高齡化、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透過自動化設備、AI數位化工具等提升產業競爭力,有好的工作環境、好的收入,青年才會願意返鄉從事農業。
向陽農電共生案場不僅日照充足、透光率超過6成,且8成以上面積都可種植、育成率相當高;2016年投入漁電共生案,透過溫室強固型漁棚,加上AI科技養殖,產出高品質的「和光蝦」,高雄餐旅大學就是帶著和光蝦參加2024年德國IKA奧林匹克廚藝競賽獲得雙面銀牌。
相關新聞:
光電專題1|弊案、陳抗、蟑螂頻傳成阻力 「小屋頂」有望成新解方
雲豹投資艾滴科技前進東南亞建蝦電共生場域
雲豹能源(6869)於2023年完成全台最大128MW漁電共生場域,協助當地漁民以科技方式養殖魚蝦,此外,雲豹也宣布投資蝦電共生新創公司艾滴科技,瞄準國內與東南亞智慧蝦電共生場域開發,開創綠電、生態保育與循環經濟三合一的永續新商機。
雲豹能源總經理趙書閔表示,雲豹將與艾滴科技展開新一波碳權開發合作,除了採行蝦電共生、智慧養殖,還發展養蝦廢水復育紅樹林之固碳技術,達成循環經濟生態圈。
艾滴科技為蝦電共生新創公司,在宜蘭擁有蝦電共生養殖場,並自創白蝦品牌「艾吃蝦」,雲豹與艾滴合作後,已於東南亞國家海口地帶設置室內蝦電共生場域,由雲豹在屋頂架設太陽光電系統,供給養殖場綠電;艾滴利用自動投餌系統、AI影像辨識技術、24小時光電水質監測系統等智慧養蝦技術,並將養蝦廢水轉作為液態肥料,排放至海口的紅樹林成為復育紅樹林的養份,這項技術不只解決傳統養殖業砍伐紅樹林造成的環境破壞,還能復育紅樹林達成固碳並擁有碳權。
麗升農電共生產羽衣甘藍、香莢蘭及無毒檸檬
在農電發展方面,麗升(8087)2023年與國內農技公司合作推廣高端溫室經濟,首波超級健康食材羽衣甘藍已在屏東縣高樹鄉成功生產。麗升嘗試建立從種植技術到通路銷售的完整模式,在建置綠電裝置時,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價值,為農民創造收益,藉此引進大額資金進駐,吸引青農返鄉,達到綠能加持農業創新的目標。
麗升投資數千萬元,於桃園及高雄、屏東設置農電共生的高規格太陽能板溫室實驗案場,種植不同高價值作物,作為集團農電合作首波示範農場。其中,在個光電溫室案場中,延攬資深農技專家,以及專研自動化環境控制的青年團隊,分別種植羽衣甘藍、香莢蘭(即香草),以及無毒檸檬。種植過程嚴密防控病蟲害,避免使用農藥,種植出安全無毒,且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高級農作物。首波高價食材羽衣甘藍已開始試賣,接續將栽種高經濟價值的香莢蘭,每座示範農電溫室占地約1500坪至3000坪,除每年可發電超過100萬度外,作物年產值合計可望超過500萬元。
寶晶近期陸續收成萵苣和櫛瓜
寶晶能源於嘉義「大林糖廠薯光計畫農電共生試驗案場」近期進入採收階段,試驗農作物於不同遮蔽率下,陸續收成萵苣和櫛瓜,並提供同仁享用新鮮蔬菜。寶晶能源特助蔡侑珊表示,農電共生在台灣雖不是很普遍,這個算是第一個示範案,但其實在國外有非常多成功的案例,所以也聘請日本的專家團隊來擔任顧問,並提供很多建議,從一開始設計就要把農漁電一起列入考量。
寶晶能源案場設計它其實有經過程式模擬,它是利用面板跟面板之間的閃光,讓底下不至於整片是暗的狀態,上面的面板還是會阻絕直接照射的光線會造成光照的強度不足,在設計種植的考量使它的葉子避開陰影的部分,透過立體的栽培,進行不同遮蔽率的測試,有40%、35%及30%,可生產不同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