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 東聯全球首創二氧化碳轉成類固態鋰電池材料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召開「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第5次決審會議,會中通過東聯化學「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酯應用於類固態電解質材料開發計畫」,全球首創二氧化碳轉成類固態鋰電池材料,強化鋰電池壽命及安全性,預估達到約12萬噸的減碳效益,預計衍生投資逾新臺幣3.8億元。
其他3項研發計畫分別是智崴資訊科技「5G AIoT亞灣新型觀光應用巡航計畫」、聯策科技、誠霸科技、超特國際、立誠光電「高深寬比玻璃基板先進封裝製程技術與設備開發計畫」,以及源傑科技「以矽-有機光調製器為基礎之次世代超高速系統共裝晶片開發計畫」,預期衍生投資逾新臺幣5億元、創造產值逾新臺幣25億元。
東聯化學「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酯應用於類固態電解質材料開發計畫」—與工研院強勢聯手碳捕捉再利用技術,搶佔次世代類固態鋰電池關鍵材料市場。
因應國際減碳趨勢及電動車需求,全球鋰電池市場持續蓬勃發展,預測2030年鋰電池產能將達到2000GWh,其中電解液需求將達286萬噸,高純度電池級電解液和類固態電解質技術成為關鍵。
東聯化學將捕捉之二氧化碳合成EC(Ethylene Carbonate, 碳酸乙烯酯)、DMC(Dimethyl carbonate, 碳酸二甲酯)等鋰電池電解液,並與工研院共同開發類固態電解質之前瞻技術,除了強化鋰電池壽命及安全性,預估達到約12萬噸的減碳效益,預計衍生投資逾新臺幣3.8億元。